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19).pdf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19).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2课时)2.阅读教材和地图内容,概括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状况。

一、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

本课通过三个子目(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鲜卑。他们受到官府和汉族地主豪强的剥削压迫。

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全过程,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的特点,明确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与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2.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东晋与南朝的政权是如何更替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政权更替: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

【唯物史观】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等相关史实,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三国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东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

能力。河一线,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和3.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东晋与南朝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状况如何?

民族大融合时期,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1)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融合趋势增强,培养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2)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

重点难点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

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贸港口。

2.难点:多角度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3)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二、学习过程4.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十六国的政权更迭状况如何?它们的共同点有哪些?

【自学测评】

1.阅读教材内容,指出三国与西晋是如何更替的?(1)政权状况: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

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1)魏、蜀、吴的建立: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刘备相继(2)共同点: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

称帝。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孙权定国号吴,定都建业。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2)三国鼎立局面: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涂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小学、初中及高中各学科试卷试题,期盼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助力大家的学习之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