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让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pdfVIP

让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

摘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创新能

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是基础性课程,对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笔者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途

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

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按照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的新理念,高中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用、审美、探究、创新”成为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是新理念,也是新原则,同时包含着高

中语文教学新的方法和策略。下面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谈谈我的看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目前的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还没有

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

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

1.重分化轻整合。语文课程强调自身知识系统的独立性,对语文

与其它学科、语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所忽视。

2.重小课堂而轻大社会。语文课程被狭义地理解为校内小课堂教

学,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体验语文的魅力,而且容易使学生脱

离生活、脱离社会。

3.重成绩轻创新。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校和社会仅仅用考试

成绩来评价语文教学成果,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最重

要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得不到重视,潜在的创新能力更得不到开发。

1.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以“讲——听”形式为主,师生

探讨交流少;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且

学生的某些奇思异想往往被视为出格而受到批评和限制。

2.学生过于相信参考答案。教学围绕着考试而进行,学生思考和

解决问题往往以参考答案为唯一标准,无形中削弱了其创新意识和

探索求知的积极性。

3.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学生总是按着教师设计的路线走。导致其

依赖性强。自主性差,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

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阻碍

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也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

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

定程度上取决于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

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来展示语文的魅力,引导

学生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和创造的

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增强课堂活力。教师要从人格的

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执意帮助学生,真心赏识

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

更要教会自己,要在教学后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

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

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促成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

路。在《木兰诗》的教学中,学生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

郎”提出了质疑,原因是古代女子都要裹脚,木兰不可能不会露馅

的(比如洗脚、受伤等)。这样的质疑就很有灵气,也体现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而不能一棍子打死学生的疑问,

应主动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动手查阅资料,了解历史,增广见

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

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

导者、组织者。教学行为基于学生的问题之上。即要把学生的“学”

放在第一位,先有学生的“学”,再有教师的“教”。教学过程是师

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种特殊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

生的起点能力和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

文档评论(0)

173****37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