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古诗教学策略研究评课稿.docx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古诗教学策略研究评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课稿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小学语文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更应积极探索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及深度学习方式,真正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使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获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今天,两位老师的诗词课堂各有千秋。我也从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很多。

一、设计巧妙

首先,我从两节课的设计上来谈谈自己的收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作者以眼前美景入诗,神来之笔,构思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后练习题提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为“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古诗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陌生,但要理解诗句,想象画面对于孩子来说却有难度;要想将头脑的想象和具体的画面进行勾连,体会诗人与好友的惜别之情,该怎样搭建支架,突破难点呢?

在教学设计上,王老师以为古诗配画的教学构思巧妙地设计了该课时的教学。王老师首先设计了活动一:小小朗读家,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对古诗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循序渐进的为学生扫清字词难关,为后续的理解诗意做准备。紧接着设计了活动二:小小配图师。通过古诗配画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孩子学习,鼓励他们进行想象。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去思考画里要画哪些景物、要把这些景物画成什么样?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的就想象出古诗中描写的画面了。最后设计了活动三:小小解说员。这一环节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在脑海已经有画面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不仅让诗词的在学生的脑海中加深了印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学到的东西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最后抛出“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中本应写满离别的情意,为何诗人在诗中不提离别二字,却描写了西湖六月美丽的风光。杨万里究竟想对林子方说些什么呢?”的问题。孩子们进一步去想象诗人的心理和诗人的会想和诗人可能会说的话,深化了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说是为这副风景画画赋予了灵魂。

王莹老师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设计了三个任务:为画配音/为画建档/为画推荐。王老师巧妙的把读诗设计为配音,激发了学生读好诗的积极性,在结合评价标准评出金牌画像配音员的那一刻,学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尤其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对千年之前的诗人产生敬佩之情,拉近与诗人的时空距离。紧接着,为了完成提取古诗关键信息,整体把握古诗内容这一目标,王老师创设了为画建档的情境,引导学生梳理古诗的关键信息,在整体把握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抓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意诗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的意境。在“为画起馆,感受人物品质”这一环节中,勾连作者的生平事迹,促进学生体悟诗中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人自己高洁的精神追求。最后,在“为画推荐,追寻精神之光”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快速的在脑海中整合了整节课中学习的内容,仿照屈原的推荐词来写王昌龄的推荐词,可以说是完成了学习的内化与表达。整节课上,学生在王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像海绵一样完成了主动的吸收,又在一步步的设疑和解惑中有了良好的建构能力,完成了对诗词内容的融会贯通,最后推荐词是完整的将整节课所学都呈现给了别人,让在交流中分享感悟,在评价中促进理解,在表达与交流中培育了文化自信。

二、教学评一体化

两位老师都在各自的课上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我们说评价任务的设计是实现古诗词“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环节。而两位老师都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任务,因此他们的这两节课的教与学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才可以在每个学习任务中客观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推动学习任务的完成。当然,评价任务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指导和观察。

本节课中采用非常多的朗读形式,让孩子们开展充分的读,比如有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看图读、欣赏视频读等等,让孩子们在充分的朗读中去感受古诗中的美景,去体会古诗中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三、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上我更喜欢王老师的设计,富有诗情画意。将自己的设计和板书完美的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的培养其实是潜移默化的。

四、作业设计

传统的古诗词作业无非就是抄抄写写,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而杨老师的作业设计“搜集课外的“闪光”人物,结合查阅的资料写推荐词,推荐入馆”将本节课所学运用到了作业中,实现了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王老师的诗配画的作业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如果设计为诗词创作绘本的作业。根据十首古诗原有的插图,改进配图再配文字,以诗咏画,以画意表达诗意,以文意开扩诗意,更使诗词静态的语言美变得灵动鲜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内化,更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审美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