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题型25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答题模版).pdf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题型25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答题模版).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型25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

2020年新高考I卷考查了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2021年新高考I卷考查了对偶修辞手法,没考查标点

符号,而2021年二卷这两者都没有考查;2022年新高考I卷考查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没考查标点符

号;2022年和2023年新高考II卷分别考查了修辞手法,没考查标点符号。

从近三年来看,修辞手法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高频考点,而标点符号就在2020年出现在试卷考题里。

㈠命题规律

考查考生辨识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今后可能主要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中进

行。从近两年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省市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的选择题,也有主观的表述题,但以后者居多;

②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③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

对联等)”“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

④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说明性语段一般没有;

⑤从考查意向来看,注重能力,注重运用,注重主观表述,注重综合。

㈡基本方法

1、熟悉八种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

的特征及易混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比较而言,修辞格中的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对

比和映衬等手法容易混淆,平时要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熟悉八种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比如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

更充实丰富等。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鉴赏文学作品和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情感。熟悉各种修辞手

法的表达效果,有助于鉴赏和表达。

3、形成整体阅读观念。某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往往是和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主题紧密相连的,修辞句往往

是上下文意的延伸或者含蓄表达,解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必须结合上下文文意。

4、提高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对修辞运

用能力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有

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

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

联想、想像能力。

预测与备考建议

1.从选文来看,要加强对情景式的读题能力训练。

2.从考查能力来看,要最大限度地考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考查语文素养的方法之一。

3.新高考全国卷对语言文字运用在题型设置上有了重大突破,从命题立意到分值设置都给人耳目一新

之感,以后仍将有所创新。

4.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运用能力与平时阅读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积累,不断运用,才会达到

熟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考点一修辞手法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

辞格。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

志性词语)。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⑴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父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

孔繁森、杨利伟等。

⑵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江春水喻浓浓的家

国之愁,其相似点就是“多”和“不断涌现”)

4、比喻的种类

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好)像、似、仿佛、犹如、宛如”等联结,有时后面

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b.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