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古琴的琴艺及琴道.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古琴的琴艺及琴道

一、论琴艺

这一部分笔者想讨论一下有关琴艺的问题。关于琴艺笔者认为可以分两部分来说,

一部分是琴技,涉及的是演奏古琴时的技术问题,这完全是操作性的;另一部分是琴

艺,涉及的是演奏者乐感、乐理、辨音、修养等问题,这属于是观念情志性的。两部

分合起来称为琴的艺术。完美的古琴演奏要求在这两方面做到高度统一。

理论上一个人只要掌握了纯粹的技术就可以演奏古琴的曲子了,但光有这一点并

不能保证他(她)能弹奏得好听动人。反之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技术都掌握不了,尽

管他有很好的修养断然是演奏不好琴曲的。因此,技艺虽是两种不同的素养,但却是

融合统一的。由技可以入艺,而艺高更可领技。通常情况下,一位真正的古琴大师,技

术和艺术在他身上是完全圆融一体的。例如中国当代古琴家龚一先生的演奏便是达

到了技艺统一的境界。

古琴的演奏技术是通过左右手的操作而体现,故琴技亦称为手法。右手的手法是

通过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拨弦而将音启动。专门术语叫做挚、抹、挑、

勾、剔、擘、托、打、摘,共称八法,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手指和不同的击弦方法。

这种不同的弹弦方式发出的音色是不一样的,这些微妙的差异正是组成古琴丰富的

音色和表现力的原因。相传古琴右手的指法是战国时的齐国人雍门周所创制的,后来

又经过唐代的赵耶利修订后逐渐完善。战国之前更早的古人是如何弹奏的我们便所

知不详了。

对于左手,在演奏古琴时主要是用来按弦,根据徽位以及不同的按法和移动而产

生不同的音高,形成曲调。左手按弦或泛弦(泛音技法)是用大指、食指、中指、无

名指来完成,小指不用。左手手法也有专门术语:吟、揉、绰、注。左手这四法给古

1/6

琴的演奏带来了极强的表现力,其他诸法均是由此四法派生而来。

笔者在这里简单的阐述这些手法,是因为它们是古琴技法部分最基本的内容,琴

曲的演奏就是靠左右两手手法的相互配合而实现的。如果你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手法,

那么也就可以说会弹古琴了。据说古代传承下来的琴曲有三千多首,这些琴曲中的千

变万化其实也就是这些基本手法的变换使用。用今天时尚的话来说,技法部分在琴艺

中属于“硬件”,而演奏出来的音响的艺术感染力则属于“软件”,那就是艺的部分

了。

艺属于境界的范畴,操琴人除了要拥有技术之外,对乐谱的领会、打谱、乃至人生

历练、文学修养、道德情操、性情感悟等,均需要下功夫去做,才可成为完美的琴人,

实现完美的琴艺。中国古人学诗、通音侓,工辞章固然重要,然诗要写出境界则需要

更大的磨练。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功夫在诗外”便是道理。由此观之,

好的琴家,其功夫也在琴外。唐代诗人隐峦有一首诗《琴》曰:“七条弦上寄深意,

涧水松风生十指。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又著名琴史家朱长文先生在

他的《琴史尽美》篇中云:“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有天地

万物之声,非妙指亦无以发,故为之参弹复徽、攫、援、摽、拂。尽其和以穷其变,汲

之而愈清,味之而无厌,非天下之敏手,熟能尽雅琴之所蕴乎。”由此可以看出琴艺中

技和艺的关系。所谓“妙指”,“敏手”指的是手法技术,而要达至“涧水松

风”,“万物之声”则是关乎艺的境界了。技和艺两者,缺一方都不能“尽雅琴之所

蕴乎”。

有关琴艺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这里笔者就简略的讨论到此。欲更深入地了解其

中奥妙,不妨去读一读明代琴家蒋克谦《琴书大全》卷十《弹琴》篇中的琴论部分。

作为人生修养的过程,古人习琴是希望由技而入艺,由艺而进道。所以,笔者接下来要

讲述的就是琴道了。

2/6

二、论琴道

这一部分笔者的话题涉及到了“道”。很有意味的是中国文化中人们总爱把很多

事情往道上拔升,认为一种技术,一种行业,一种品位,一种状态,似乎只有上升到道

的高度才能算是臻于至善。所以,中国人饮茶有茶道,打拳有拳道,行医有医道,舞剑

有剑道,下棋有棋道,书法有书道,弹琴有琴道等等。中国人为什么要把一件事往道上

拔高呢,那就是要让人体会这件事当中的精神,去体会这事物中本有的最高法则,用

今天的术语讲就叫做“终极性”。凡事凡物有道在其中,它才能成为让人永远无止境

追求的东西。“形而上者谓之道”,琴道自然是古琴艺术中形而上的部分。可是形而

上者,无质无形,唯精惟微,又如何说得清楚呢?这确实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笔者

在文章里也只能进行粗略的探

文档评论(0)

182****32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