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时规范练5.doc

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时规范练5.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3页共NUMPAGES5页

课时规范练5

《课时规范练》P410

一、选择题

1.(湖北六校高三上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兴盛,其中家史类著作在世家大族中大量出现,而作为家史典型代表的家传和家谱的撰修是当时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家传撰修多通过一些细微小事铺叙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有较鲜明的文学性。这反映出当时()

A.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B.重视记忆传承的史学传统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

D.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风气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私家修史的主要目的是弘扬祖先功绩和德行功业,提高家族门第,故选D项;“其中家史类著作在世家大族中大量出现”说明当时修史的私家只是少数豪门士族,体现了文学贵族化的趋势,排除A项;重视史学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所以历代政府重视官方修史,排除B项;重视祖先功德和家族荣誉,体现了儒家的宗法观念,是儒家思想对士族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表现,排除C项。

2.(山东日照高三一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谱系备受重视。从发掘的贵族墓葬的墓志看,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的贵族认同炎黄为先祖的情况已相当普遍。这反映出()

A.传统宗法门第观念被普遍接受

B.各民族渴望国家统一愿望强烈

C.民族政权借此宣扬政治合法性

D.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

答案D

解析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的贵族认同炎黄为先祖,说明当时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意识更加明显,反映了当时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故选D项;题干中反映的是少数民族认同炎黄为先祖的现象,这是华夏认同的表现,而不是宗法门第观念的体现,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贵族的华夏认同观念,这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并不能反映各民族对国家统一的愿望,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少数民族贵族的华夏认同观念,而不是民族政权的态度和做法,排除C项。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遥领和虚封制度。遥领就是以不属于本政权的州郡设置刺史、太守,而虚封则是受封的诸侯王只有虚号,其封土则在其他政权境内。如蜀国马超领凉州牧,吴国孙休为琅邪王,凉州与琅邪均位于曹魏境内;北魏“以会稽、苍梧、建业、丹阳等郡,封其臣为公侯”。这一制度()

A.彰显国家统一的愿望

B.宣示王朝统治合法性

C.激励部下进取的斗志

D.制造对敌对政权的压力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遥领和虚封”将尚未处于本政权统治的州郡视为其统治范畴,体现了国家统一的愿望,A项正确。“王朝统治合法性”一般是从君权神授的角度论述的,与统治范围的大小无关,B项错误。“遥领和虚封”并无实际利益,也非具体的军事行动,无法激励斗志,不能对敌对政权造成压力,C、D两项错误。

4.(河北石家庄一模)南朝宋齐时期,中央由寒人担任将帅执掌机要,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高门虽仍旧担任中央最高长官,高居统治集团的顶峰,但一些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之手。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九品中正制弊端显现

C.社会结构日益僵化

D.君主集权的逐渐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朝宋齐时期,寒人地位上升,一些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手中,说明南朝时期世家大族控制朝政的局面被打破,有效加强了君主集权,故选D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而材料强调的是南朝君主任用寒人,打击世家大族,排除B项;南朝宋齐时期任用寒人执掌机要,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故社会结构日益僵化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5.(山东威海高三上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推最先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鲜卑贵族部落首领的祖先设庙拜祭。在庙号改定后,“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这些举措()

A.消除了传统贵族的影响

B.宣示了政权的合法性

C.减少了国家改革的阻力

D.开始了政权的封建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庙号改革削弱了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故选C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宣示政权的合法性,排除B项;孝文帝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体现政权的封建化,但仅凭材料不能判断“开始”,排除D项。

6.(山东济宁高三一模)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民的部分记载。当时大量农民依附的意图在于()

文献

记载内容

《隋书·食货志》

(东晋)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

《南史·齐本纪》

凡属名(依附民)多不合,役止避小小假,并是役荫之家

《魏书·食货志》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

A.逃避封建剥削

B.取得合法身份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