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结构设计中的内力计算与分析案例2600字】.docxVIP

【教学楼结构设计中的内力计算与分析案例26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31

教学楼结构设计中的内力计算与分析案例综述

第一节柱的侧移刚度计算

横向框架梁分别记作AB、CD,对应截面尺寸b×h=300mm×700mm,刚度计算如下:

ib1=EcIb/L=bh3Ec/12L=300×7003Ec/12/7800=2.499×1010(Ec=3.0×104)

框架梁BC截面b×h=300mm×700mm,梁线刚度计算如下:

底层框架柱KZ19,尺寸标准:b×h=300mm×700mm,柱线刚度计算,如下:

ic1=EcIc/L=bh3Ec/12L=300×2003Ec/12/4900=3.396×1010

ic2=EcIc/L=bh3Ec/12L=300×2003Ec/12/3600=4.734×1010

则相对线刚度为:ib1=1.0,ib2=2.411,ic1=1.359,ic2=1.894

楼层高度偏低,难以精准检验风载侧移刚度,所以可判断楼梁柱相对线刚度,如下图所示:

图(9)梁柱线刚度图

查表分别计算梁柱线刚度比K和系数αc,由D=αc×12ic/h2得柱的侧移刚度D为下表所示:

层次

边柱A、D

中柱B、C

ΣDi

K

αc

Di1

K

αc

Di2

2、3

0.528

0.209

10900

1.801

0.474

24720

569920

1

0.736

0.452

8700

2.510

0.667

12840

344640

结合上表内容可判断:ΣDi/ΣD2=569920/344640=1.650.7,框架是指规则框架。

第二节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框架弯矩计算

该项目结构和荷载对称,梁、柱端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时可用半框架。

1.梁悬臂端弯矩、固端弯矩可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MAB=-qL2/12MBA=qL2/12MBC=-qL2/3MCB=-qL2/6

2.基于梁柱相对线刚度,评估分析不同节点弯矩分配系数μij:

μA5B5=1.0/(1.0+1.894)=0.346,μA5A4=1.894/(1.0+1.894)=0.654

选择弯矩分配法,计算和分析多框架弯矩。若传递系数是1/2和-1,则节点分配两次可完成所有操作,计算如图(10)。

图(10)框架恒载作用下弯矩计算简图

则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图(12)所示。

图(11)框架恒载作用下弯矩图(单位:kN·m)

(二)恒载作用下框架剪力计算

根据以上简图进行计算:

梁:ΣMA=0,MA-MB-qL2/2-QBL=0∴QB=(MA-MB)/L-qL/2

ΣMB=0,MA-MB+qL2/2-QAL=0∴QA=(MA-MB)/L+qL/2

柱:ΣMC=0,-MC-MD-QDh=0∴QD=(-MC-MD)/h

ΣMD=0,-MC-MD-QCh=0∴QC=(-MC-MD)/h

则恒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图如下图(12)所示.

图(12)框架恒载作用下剪力图(单位:kN)

(三)恒载作用下框架轴力计算

框架柱轴力包括连系梁传来荷载P及柱自重G,框架梁轴力忽略。

柱自重设计值:底层G1=0.5×0.50×25×4.6=28.75kN;

其它层G2=0.5×0.50×25×3.6=20.63kN;

应用节点平衡原理,框架剪力图可计算柱轴力。

例如,柱A3A2:节点剪力计算如下:Q=76.22kN,P=95.80kN。

节点A5平衡后,判断柱A3A2轴力,计算如下:N1=P+Q=95.80+76.22=172.02kN

柱A3A2底部轴力,计算如下:N2=N1+G2=172.02+20.63=192.65kN

基于恒载作用,分析下框架轴力,参考下图(13)。

图(13)框架恒载作用轴力图

第三节计算活荷载作用框架内力

(一)活载作用下框架弯矩计算

该项目结构和荷载对称,因此梁、柱端部分可选择弯矩二次分配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框架弯矩传递系数分别是1/2和-1,节点分配两次后,计算过程如下:

图(14)框架活载作用下弯矩计算简图

则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图(15)所示。

图(15)框架活载作用下弯矩图(单位:kN·m)

(二)活载作用下框架剪力计算

梁:QB=(MA-MB)/L-qL/2QA=(MA-MB)/L+qL/2柱:QD=(-MC-MD)/hQC=(-MC-MD)/h

则活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图如下图(16)所示.

图(16)框架活载作用下剪力图(单位:kN)

(三)活载作用下框架轴力计算

以节点平衡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框架剪力图,判断各柱轴力。

剔除框架梁轴力的影响,框架柱轴力可计算连系梁传来荷载。

活载作用下,框架轴力参考图(17)信息。

图(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