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特殊突触传递、不同类型激素的作用机理与细胞因子风暴(教师独具)
焦点1特殊突触传递
1.闰绍细胞
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1)闰绍抑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的支配,其活动经轴突回返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反馈地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
(2)回返式抑制:单个神经元极少单独地执行某种功能,神经回路才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如果这个回路中的中间神经元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这个回路就是负反馈系统。这时神经元的发放通过侧支引起这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反馈回来,从而使该神经元受到抑制,不能重复发放,使过强的活动受到抑制,不至于产生振荡,保证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细控制,这样的抑制叫闰绍抑制或回返式抑制。
[例1](2024·广东湛江调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与闰绍细胞(b)之间存在回返性抑制,如下图所示:a的兴奋沿轴突传到b,b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a和c(“+”表示兴奋,“-”表示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会引起b神经元Na+通道开放,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B.只有a、b、c不能组成完整的反射弧,信息在a、b间可以双向传递
C.刺激a,①处可以检测到膜电位逆转,②处不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题述神经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利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
答案C
解析刺激a,①处膜电位逆转,②处也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错误。
2.电突触
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形成缝隙连接(离子通道),不需要神经递质来介导,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电突触传递速率快,几乎没有突触延搁,多数是双向传导。
[例2](2024·安徽顶尖名校联考)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借助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形成缝隙连接(离子通道),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电突触的神经元轴突末梢内可能不含突触小泡,但间隙中含有组织液
B.兴奋在电突触处传递较快,有利于生物对伤害性刺激做出更快的反应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均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D.兴奋在化学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电突触处的传递通常是双向的
答案C
解析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可能无突触小泡,但神经元间隙中含有组织液,A正确;电突触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因此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更快,有利于生物对伤害性刺激做出更快的反应,B正确;兴奋在电突触的传递不存在神经递质的释放,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错误;兴奋在化学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电突触的突触小体没有突触小泡,不借助于神经递质,且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因此构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均可以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故兴奋在电突触处的传递通常是双向的,D正确。
焦点2不同类型激素的作用机制
1.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该学说认为蛋白质类、多肽类和肾上腺素等含氮激素(除甲状腺激素外)的受体在细胞膜上,作用途径大致为:(1)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的激素受体结合;(2)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Mg2+存在时,AC使ATP转变为cAMP;(3)cAMP作为第二信使,引起靶细胞各种生理生化反应。这是一个酶促酶的连锁反应系统,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
2.类固醇激素等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些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发挥生物学作用,作用效果也被逐级放大,体现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典例](2024·重庆一中调研)如图为促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对甲状腺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的蛋白激酶A进入细胞核要跨过4层磷脂分子
B.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细胞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功能蛋白A为甲状腺激素,生物效应包括促进细胞代谢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活化的蛋白激酶A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直接穿过生物膜,跨过0层磷脂分子,A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而不是蛋白质,但该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所以合成的功能蛋白A可能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C错误;根据信息分析可知,促甲状腺激素通过引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最终引发靶基因的表达,即促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D正确。
焦点3细胞因子风暴
1.细胞因子风暴的含义
细胞因子风暴也称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2 光合产物蔗糖在植物体内的转运途径.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3 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4 性别决定方式.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5 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6 遗传致死问题.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7 基因的定位方法.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盲点8 电位测量的判断.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思维1 基础类选择题的底层逻辑.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思维2 “构图法”巧解复杂文字类情境信息题.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思维3 抓住“起点和终点”,玩转复杂模式图信息题.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发酵工程利用目标微生物生产有用的产品、通过动、植物细胞工程获得目标产物.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机体通过自动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通过抵御病原体的侵袭等途径实现机体稳态.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1 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导致后代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2 病毒、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观、蛋白质的分选和囊泡运输、特殊跨膜运输等.doc
- 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2 电泳图谱、“剂量补偿效应”.doc
最近下载
- 金刚石绳锯机的使用和维护要点讲解.doc
- 某县在全市利用外资工作汇报会上的发言材料--强势组织不放松 乘风乘势谋突破.doc VIP
- 2025年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小米汽车的营销策略研究.docx VIP
- sinoco西诺克SIN系列变频器调试参数设置故障代码资料.pdf VIP
- 流行歌曲口琴简谱集.doc
- 2025年格力空调分销渠道设计分析报告.pdf VIP
- 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n employees' innovative behavior.docx
- 《放射化学基础》课件.ppt VIP
- 山西12J1工程用料做法(图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