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练习新人教.docxVIP

2025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练习新人教.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12课甲午中日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这是甲午斗争的第一战,也是日本细心筹划的一次攻击。”上述评价针对的是()

A.平壤之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辽东之战

解析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攻击清军的运兵船,甲午中日斗争爆发。

答案B

2.有史学家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斗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斗争中失败的主要缘由在于()

A.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

B.慈禧太后性格的偏执

C.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

D.斗争主要在国外进行

解析材料表明,中国的失败是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慈禧太后在当时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她对斗争的阻挠从本质上说是清朝政府腐朽无能的表现。

答案A

3.“义和团是一种狂热的、准宗教性质的团体,他们信任自己是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的“狂热”主要来自()

A.朴实的爱国热忱

B.对社会冲突的科学分析

C.学问分子的宣扬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相识

解析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农夫阶级朴实爱国热忱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但他们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

答案A

4.“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虽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A.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C.具有反帝爱国的革命性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

解析“爱国心所发”强调的是爱国,“拒外国人为目的”强调的是反帝,所以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革命性,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确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日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日这样亲密。”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签约》签订后

解析“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日这样亲密”等字眼强调了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这是《辛丑签约》签订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D

实力提升

1.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马上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探讨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说明

B.历史真相因年头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探讨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在历史探讨中,探讨者的动身点、所持立场和看法影响探讨的结论。本题中中日两国对斗争的记述不同,就是由其立场的不同所确定的。

答案A

2.甲午中日斗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在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

B.清军训练有素

C.自信轻敌的乐观心情

D.民族意识觉醒

解析材料反映了举国“乐观”心情,故A项错误;“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表明清军并未经过严格的训练,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海军、陆军的相识和运用新兵集中反映了中国盲目乐观,故C项正确;乐观心情体现不了民族意识觉醒,故D项错误。

答案C

3.丘逢甲在《送颂臣之台湾》诗中写道:“弃地原非策,呼天傥见哀。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诗中提到的“弃地”事务发生在()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解析依据诗中信息“台湾”可知指的是甲午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故C项正确。

答案C

4.1900年5月军机大臣赵舒翘等人在密奏中提出:“拳会扩散,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而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以因势利导之一法。”这种主见的实质是()

A.缓解内部冲突以一样对外

B.利用义和团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C.彻底变更对义和团的看法

D.扩充清政府的军队以抵挡外来侵略

解析题目供应的材料反映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不断发展已对清王朝的统治构成威逼。一些封建官员建议调整对义和团的政策,“抚而用之”“因势利导”,就是利用义和团来抵制外来侵略,并进而减弱义和团的力气,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答案B

5.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5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