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1部分:应
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准则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23年第17号》,对《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1部分: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准则》(GB17680.11-2008)的修订。本标准的项目承担单位为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和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计划于2025年2月28日完成本标准报批任务。
2.制定背景
根据国际标准更新与发展,并结合我国实际,修订《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准则》标准,使我国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标准相协调,完善核动力厂发生或可能发生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事故时所采用的场外辐射剂量评价方法及其在防护行动决策中的应用建议,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提高我国核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能力。
我国针对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的GB/T17680系列标准制定的背景基本上是非等效对应美国国家标准ANSI/ANS3.8.X,随着国际上核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发展,我国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也迫在眉睫,通过以下几方面考虑和分析,修订本标准都是非常有价值且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促进我国放射防护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了确保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IAEA制定了包括基本安全原则(SF-1)、安全要求(SR,包括一般安全要求和特定安全要求)和安全导则(SG)三个层次的安全标准丛书,构成了长期结构稳定的安全标准体系。鉴于IAEA安全标准反映了有关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有害影响的高水平安全在构成要素方面的国际共识,因此IAEA在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此外,IAEA安全要求的格式和类型便于其用于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制定国家监管框架。通过使我国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对实施有约束力的国际共识和为国家安全基础结构提供支撑意义重大。
(2)辐射剂量评价在核应急的准备与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剂量评价是核事故危害评定、制定应急防护战略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国际上核应急剂量干预水平概念体系与防护战略在不断发展变化,相关核或辐射应急准备和响应标准也在不断修订与完善,而我国现行标准针对核应急响应相关场外辐射剂量评价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存在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与操作干预水平(OIL)在防护行动决策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分歧,因此,及时修订本标准,将有助于规范核应急响应时的场外辐射剂量评价方法及其在防护行动决策中的应用。
(3)核应急响应涉及跨国、跨域联合技术援助,更需要建立可信、可靠、统一的技术方法与准则。对核安全实施监管和核应急管理是国家的一项责任,而且辐射危险有可能超越国界,而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组织要求的核或辐射应急准备和响应中的承担起响应的责任,需要建立相互协调规范的技术体系、数
据交换标准,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实现资源共享,节省资源,对提高我国核应急响应能力以及在涉及核与辐射突发事件跨国或跨域问题履约、技术援助等方面意义重大。
3.工作过程
本标准的修订过程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初稿编写、征求意见稿编写、送审稿编写、报批稿编写阶段。
2024年3月,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和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联合成立编制组,开展《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1部分: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准则》(GB17680.11-2008)修订立项相关工作。
2024年5月,编制组收集整理国际国内相关资料,调研国内外有关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相关实践,分析GB17680.11-2008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协调性以及与国内目前标准的适用性。根据调研、比较和分析结果,形成了GB17680.11的修订初稿—《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1部分: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准则》及相关材料。
2024年10月,编制组内部讨论并于10月14-15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召开了咨询会,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2024年11月,经前期讨论研究确定了当前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待定。报批稿:待定。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本准则编制的基本原则为:
(1)遵守现有法规、导则;
(2)充分考虑福岛后经验反馈和业内形成的共识;
(3)考虑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可操作性。
(4)本文件主要依据我国已建核电厂场外应急设施的功能与特性,同时参考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等提出的场外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准则。
2.主要内容
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摩擦材料 磨损颗粒物排放量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docx
-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摩擦材料 磨损颗粒物排放量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pdf
-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摩擦材料 盘式制动衬片金属镶嵌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docx
-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摩擦材料 盘式制动衬片金属镶嵌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pdf
- 高速动车用制动衬片 编制说明.docx
- 高速动车用制动衬片 编制说明.pdf
- 毫米波信号增强玻璃 编制说明.docx
- 毫米波信号增强玻璃 编制说明.pdf
-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 第2部分:场外应急职能与组织 编制说明.docx
-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 第4部分:场外应急预案与执行程序 编制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