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务实求新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pdfVIP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务实求新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务实求新探索创

新培养模式

作者:张欢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20年第43期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

国各大高校也在不断探索,以求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界未来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设有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计算机技术系主任陈慧萍老师常年深耕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线。她对记者说:“学院非常重视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现在学院5

个专业中增设了软件类课程,在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以充分体现软件在行业中的核心作用,为培养软件人才的作贡

献。”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创新力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陈老师表示:“目前,学院主要通过本科生实践创新与创

业能力的科教协同团队,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除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实践项目以外,学校

还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课外创新性实践项目等方式提升软件开发和创新能力,比如参加

中国‘软件杯’等大型赛事活动。”

河海大学将“中国软件杯”列入一级赛事,物联网工程学院自2014年开始参加“中国软件

杯”大赛,迄今为止已经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20余项。长期以来,陈老师承担了

大量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并组织团队教师对各类赛题分专题进行集中指导。优异成绩的取得来

之不易,陈老师将这些概括为:“领导重视、组织团队合作、学生努力”。

今年疫情期间,学生不能到校,老师指导不易;面对各种困难,参赛队伍创造条件完成了

作品,并且有不少不错的作品脱颖而出。老师和同学们在云端完成了选题、技术方案选型、指

导和交流、作品完善和提交等工作。

支队伍入围总决赛后,老师和同学们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云端答辩的环境,精心11

准备PPT。

陈老师对记者说:“决赛答辩过程惊心动魄,每支队伍的答辩时间为10分钟,由6分钟的

作品讲解+4分钟问答两个环节组成,选手们用视频、PPT等手段对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精彩

展示,面对各位评审老师专业、深入、有挑战性的提问,镇定从容,展现了我院学生良好的精

神面貌。期望第二批赛题决赛更加精彩,期望我院师生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创造更优秀的作

品。”

创新培养模式系列探索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承担了国家级新工科项目“基于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多元协同育人体制

机制建设与实践和省级新工科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在多元

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一定成果。陈老师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初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构成了泛在的学科交叉、行业交融

及更新迭代跨越式的特点,计算机、通信工程和物联网专业依托国家“卓越计划”和江苏省首批

软件类“卓越计划”、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产学研合作课程等多项“质量工程”和“本科

教学工程”国家项目,以培养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多举措、全方位进行工程教育改

革,持续深入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入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获教育部首批

“新工科”项目。

通过与IBM、Xilinx公司、Google公司、大唐移动等信息行业知名企业共建课程,当前已

经建设7门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协同育人项目课程,构建起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和适应行业

企业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了创新创业锻炼的团队培养模式。

实践中形成了本科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科教协同的团队建设理念、整体协同的团队集

结模式、分层协同的团队管理制度、多元协同的团队发展平台、双向协同的团队互动机制的

“五位一体”团队培养模式。

三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以本为本”开展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校、政、企多方协同,校内多学科交叉,以创新创业能力和多学科交融培养为核心重构课

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体系、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立足计算机和物联网的核

心技术,重点建设“算法与程序設计基础”“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及“人

工智能”等课程群,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MOOC课程,建设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在线

开放课程3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协同育人项目课程7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