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颐和中学高中语文二:兰亭集序(2).docxVIP

沧州市颐和中学高中语文二:兰亭集序(2).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颐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

兰亭集序

第一课时

温馨提示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学习目标】

积累本文文言知识。

【知识链接】

“序言简称“序”,也作“叙”或“引”,犹如今之“引言”、“前言”。是说明成书经过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这类文章,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自主学习】

1、正字音

岁在癸丑()会稽()()修禊()清流激湍()流觞曲水()

丝竹管弦()游目骋怀()人之相与()悟言()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曾不知()感慨系之()临文嗟悼()彭殇()

2。解释词义

修禊事也()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列坐其次()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曾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词类活用

一觞一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无丝竹管弦之盛()

死生亦大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指出通假字并解释悟言一室之内(通:)

5。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整体感知】

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由乐转痛转悲,写兰亭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使人情绪低落,进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有乐转悲。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