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P-2-2006-制动软管动态检查试验规范.doc

SY-DP-2-2006-制动软管动态检查试验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编号

SY-DP-2-2006

代替

密级

商密3级▲

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制动软管动态检查试验规范

2005-10-15制定

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评价在汽车转向运动、悬架上下跳动、车轮定位参数变化、制动片的磨损以及制动软管的制作公差等有关条件下,制动软管与其它零部件的间隙以及软管的弯曲半径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底盘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版本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制动软管动态检查试验规范

1目的

评价在汽车转向运动、悬架上下跳动、车轮定位参数变化、制动片的磨损以及制动软管的制作公差等有关条件下,制动软管与其它零部件的间隙以及软管的弯曲半径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联接制动硬管与制动器的制动软管。

3试验设备、仪器及试验样件

3.1试验设备、仪器

3.1.1运动台:可以模拟悬架的安装、运动的工作台。

3.1.2刻度尺和两脚规:用于测定间隙。

3.1.3半径规:利用半径为15~25mm间隔的半径规测定软管的弯曲半径。

3.1.4车轮转角检测仪器

3.1.5曲线叶片(以轮胎和车轮的形状,尺寸是按照产品图规定制作的夹具)

3.2试验样件:按下述规格准备的制动软管总成

3.2.1以最大长度安装,接头位置为基准位置。

3.2.2以最大长度安装,接头位置相对基准位置右转10°。

3.2.3以最大长度安装,接头位置相对基准位置左转10°。

3.2.4以最小长度安装,接头位置为基准位置。

3.2.5以最小长度安装,接头位置相对基准位置右转10°。

3.2.6以最小长度安装,接头位置相对基准位置左转10°。

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准备

4.1.1车辆检查

检查悬架系统部件是否按正确参数安装,在设定有多种减震器及压杆时,要以最大行程的状态安装。

4.1.2前悬架

4.1.2.1在空车状态下测定最大转向转角并记录。

4.1.2.2测定前轮定位参数并记录。

4.1.2.3盘式制动器卡钳状态

卡钳在内时:制动片、盘使用新品。

卡钳在外时:制动片使用全磨耗品,制动盘使用设计厚度最厚的产品。

4.1.2.4拆卸螺旋弹簧以及限位器。

4.1.3后悬

4.1.3.1在全拉伸状态下,减震器充当限位器时,安装公差最大时的产品。

4.1.3.2安装钢板弹簧的车辆,除主弹簧片外,拆卸弹簧片,安装相同厚度的垫片,安装螺旋弹簧的车辆,要拆卸螺旋弹簧和防撞限位器。

4.1.3.3后制动盘的卡钳状态要与4.1.2.3相同。

4.1.4侧倾状态

在非独立悬架上,将一侧车轮置于全拉伸状态,另一侧的车轮置于全压缩状态。但是,如果由于零件接触等受到限制时,要在受限范围内。

4.2试验步骤

4.2.1安装3.2的试验材料。

4.2.2安装3.1.6的曲线叶片。

4.2.3在表Ⅰ中的所有运作状态中,测定下列项目:

a)测定软管间隙:测定悬架部件、轮胎、车轮等底盘部件和消声器与制动软管外径部分的最小间隙。

b)用手作动软管,检查是否与螺栓等突出部分勾住。

c)用手作动软管,检查是否与轮胎、车轮等转动部件接触。

d)使用3.1.3中的半径规、检查软管的弯曲半径,并记录。但要除去弯曲半径在25mm以上的数据。

5判定基准

5.1制动软管和其它零件之间的间隙应为5mm以上(但不适用于带保护装置的软管)。

5.2用手作动软管,不能与螺栓等突出部分勾住。

5.3用手作动软管,不能与轮胎、车轮等转动部件接触。

5.4软管弯曲半径要在20mm以上。

附表Ⅰ:前制动软管检查情况记录表:

序号

悬架位置

转向位置

卡钳位置

1

空车位置

中央

2

空车位置

中央

3

空车位置

右转

4

空车位置

右转

5

空车位置

左转

6

空车位置

左转

7

全压缩

中央

8

全压缩

中央

9

全压缩

右转

10

全压缩

右转

11

全压缩

左转

12

全压缩

左转

13

全拉伸

中央

14

全拉伸

中央

15

全拉伸

右转

16

全拉伸

右转

17

全拉伸

左转

18

全拉伸

左转

19

侧倾(右侧向上)

中央

20

侧倾(右侧向上)

中央

21

侧倾(右侧向上)

右转

22

侧倾(右侧向上)

右转

23

侧倾(右侧向上)

左转

24

侧倾(右侧向上)

左转

25

侧倾(左侧向上)

中央

26

侧倾(左侧向上)

中央

27

侧倾(左侧向上)

右转

28

侧倾(左侧向上)

右转

29

侧倾(左侧向上)

左转

30

侧倾(左侧向上)

左转

附表Ⅱ:后制动软管检查情况记录表:

序号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