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16 诫子书 任务型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VIP

中小学16 诫子书 任务型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诫子书

设计说明

此文是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篇旨在劝诫、劝勉的家书,辞约意丰,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作者总结的三个成才条件,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极具指导和启发意义。

此阶段的学生虽然学习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语言形式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运用讨论法解决问题,教师需及时点拨难点,帮助学生厘清行文思路,并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文学常识,能够准确背诵全文。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理解文章内容。

3.感受传统文化,体会文章主旨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厘清课文层次,并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体会文章主旨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积累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拓展阅读: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可见诸葛亮谋略过人。如此智慧的人又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去看看吧。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夫(fú)遂(suì)淫(yín)慢险躁(zào)

2.文学常识。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在今湖北襄阳),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后追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著有《诸葛亮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十分完美。书信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

3.写作背景。

此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一般认为这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国家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诫子书》,告诫儿子诸葛瞻要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1.播放录音,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语气、语调。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用“/”划分节奏。

【断句方法指导】(1)文言文原本是没有标点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上去的。要关注对偶句与四字一断的句子。

(2)根据语义、语录体的特点,句式特点,“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来进行断句。

1.(1)结合录音及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直到读熟,并把握停顿和节奏。

2.齐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节奏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通过听读、自读的活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结合课下注释,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归纳解词方法】用添字组词法翻译的词语。

俭:节俭。

德:品德。

明:明确。

志:志向。

学:学习。

才:才干。

年:年华。

时:时间。

意:意志。

枯:枯败。

落:衰落。

多:大多。

悲:悲哀的。

穷:穷困的。

2.组织学生积累和理解重点文言词汇。

3.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1)反复读课下注释,直至基本掌握。

(2)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于是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2.(1)古今异义。

慢古义:懈怠。〔例〕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古义:轻薄。[例]险躁则不能治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