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优化问题设计,促使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数学问题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智大门的一把钥匙,是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载体。
高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不再停留在学习知识的浅层面上,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以学生学会、掌握了知识而满足,而是要应适应时代要求,正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要求的那样,把发展学生思维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学习。
学生思维通常是由问题引发的,问题的性质会对思维的发展尤其是高阶思维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等因素,优化问题设计,促使学生的思维持续不断地发展,最终实现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优化问题设计,促使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一、树立优化“问题”的意识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相比原来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言,广大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课堂也能看到这样或那样的数学问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毫无难度可言,学生根本不需要经过思考答案就能脱口而出,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实际上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并未起到积极的作用;又如老师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齐答,这样一来也有不少的学生根本就不动脑筋进行思考,只是在回答时张张嘴而已,实际这部分孩子什么也不会;再比如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脸茫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设计没有针对性、问题设计数量过多、问题跳转太快、忽视学生的答问等,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比如现在的小学数教材中有许多的主题图,有的教师会想到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可能会提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往往都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沾不上边,我认为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更加直截了当,让问题更加简单明了;又比如在课堂我经常听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会追问另外的学生“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说清楚“为什么?”问题确实比较难,如果我们这样追问——“他说得你听懂了吗?有道理吗?”,孩子则会好回答得多。
我们只有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预设,课上抓住课堂生成适时调整,优化数学问题,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设计层递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知识的宽广方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设计的以下几组问题:①你能从一副三角板中找到哪些角?它们分别是多少度?它们之间有么关系?②你能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一个钝角吗③锐角和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钝角剪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剪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④你能用一副三角板拼成哪些角?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第一组和第二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操作来解决,而第三组和第四组问题则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新课程指出只有通过合作探究才能实现学生思尤其是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学生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孩子的思维也实现了从低阶到高阶的飞跃。
三、着眼整体设计,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围绕单一知识点来设计,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基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来进行设计,让学生把零碎的数学知识加以梳理、综合、运用,促进学生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最终达成思维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高阶思维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主动全面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达成。
例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农民伯伯手中有一根长37.68米的绳子,想要围一块草坪,怎样围才能使牛吃的草最多?学生刚拿到这个问题之后也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于是我进行了以下的引导:吃的草最多指围成图形的什么?绳子的长度指图形的什么?可能围成哪些图形?怎么计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必须在头脑中快速的搜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及面积的相关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加以运用。
通过分析发现这根绳子的长度就是围成图形的周长,要解决的问题是:已知周长怎样求面积?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围成长方形(长或宽取值最小为0.01米)面积最大是88.7363㎡,正方形的面积是88.7364㎡,圆形的面积是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