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篇一: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201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审题和评分标准】
今年浙江省作文题题型比较新颖,采用了材料加命题的题型,严格
意义上说,是有限命题作文,所供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寓
言故事——自然反哺,一部分是命题者对寓言的延伸——文化反哺。
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点是“反哺”。材料由传说中鸟类的“反哺”类
推到人类“文化反哺”,并且指出当今时代为“文化反哺”所提供的可
能性,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处于转换之间。材料以自然现象领起,
类似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手法“起兴”,那么,这道作文题的真正
意图指向就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反哺”现象。但是在此次评卷中,
指向文字表达、思想深度等写作素养,对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并没有
“死抠”:
一类文,上限60分。既写“文化反哺”又扣标题“角色转换之间”。内
容往往是写老一辈对年轻一辈的传统文化教育,年轻一辈用科学知
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对老一辈人的影响等。
二类文,上限51分。既“自然反哺”又能扣标题“角色转换之间”即感
恩父辈的付出。与角色转换联系起来思考人类社会的赡养老人、善
待长者等。(评卷大组认为作文题中“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
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上述现象”包括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
反哺?”,应适当放宽限度,“感恩”也可以算切题。)
三类文,上限43分。忽视材料,纯写角色转换之间。写“换位思考”,
写基于个体的“自我的角色转换”,如“我”从孩童成了高中生,林肯
从店员、木工成了州议员、总统等。
四类文,20分以下,与材料、文题都完全无关的,视作离题。主要
有:题意理解错误。与话题根本无关,如写“和谐”“环保”“自信”“坚
强”等。这部分考生主要是对材料的解读不仔细,没有理解材料中所
涉及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造成对作文文题主旨的理解错误;或是受
了平时准备好的套文、宿构文的影响,作文时自己不审题,拿了一
篇文章来乱套。
【关于发展等级的补充说明】
浙江省的作文发展等级分在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给分:
基础等级30分以下的作文,不给发展等级分;基础等级30分以上
的作文,按如下规定给发展等级分:
基础等级30—3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四等分,即1—3分;
基础等级35—39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三等分,即4—6分;
基础等级40—4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二等分,即7—8分;
基础等级45—50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一等分,即9—10分。
当然,这个补充规定并不是不能违反。如果遇到某篇作文在某一方
面的确非常突出,即使它的基础等级分数相对低一点,发展等级分
也可以给满分。反之也一样,如果总体上觉得这篇作文的发展等级
分应该少打一点,也可以适当减去1—2分。
【篇二:2014浙江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
评分标准(附满分作文)】
【篇三:浙江201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浙江201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
当暮霭沉沉之时,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之时,
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每一个阶段时,我
们都被提醒着完成不合时宜的任务。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渐行
渐远,消逝不见。
“孩子从卖气球的人手中牵走一个心愿”,多么可爱而美好的诗句,
甚至可以想象那洋溢着灿烂的笑脸。而如今这样的笑脸在冰封冻结。
本该童真的年纪,却一脸愁苦,为学业奔波。我们不应抱怨现在的
孩子为何圆滑世故,我们应反省是什么造成了童真的遗失,又是什
么加剧了这种遗失的势头。
反观社会,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个充满竞争意识,强调优胜劣汰的社
会。当成年人大多在为金钱名利所奔波时,当与孩子共处时的谈资
均为事业发展、利润亏损时,试问一张白纸又怎能不被沾染得墨迹
斑斑?与此同时,将大人的不满足强加于孩子幼小的成长历程之中,
狼爸、虎妈层出不穷的当下,一个孩子的童真不是被孩子淡忘,而
是被一种恶性环境所扼杀。汪曾祺描写金岳霖先生时,曾有金先生
拿大石榴与孩子们斗鸡,上课上到一半时,捉虱子的场景。这些童
真未泯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不应为虚浮名利
勾心斗角忙碌终生,而应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积极的乐观情绪。
在一个鼓吹神童的媒体时代,在我心里,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