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102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0102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ABC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四、课程改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四、课程改革四、课程改革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纵向衔接、层次递进的目标。新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做负责任的现代公民。01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对中华民族命运具有责任感;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意识。02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具有为国家发展和人类和平而服务的态度。031、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课程改革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勇气和意志。01尊重他人,具有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022、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四、课程改革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良好地表达和交流;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1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33、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课程改革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爱好体育活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和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基本的安全保健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公平竞争意识、集体合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4、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文明卫生的习惯:四、课程改革01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02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鉴赏力。03乐于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表现美、创造美的尝试和实践。四、课程改革第六章教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0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02学校教育工作以教学为中心03一、教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02010304二、小学教学的任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引导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包括技能和各种认识能力)四、教学过程的结构A教学原则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B教学原则上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五、教学原则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01直观性原则02启发性原则03巩固性原则04循序渐进原则05因材施教原则0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07五、教学原则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