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面生活态度的课程,不仅能够达到素养教育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革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并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提高课程教学实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这门学科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专题辅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改变。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强化“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对策,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原则
(一)生活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化的特征,很多知识、案例、问题都来自现实,因此,教师要把这门课程的特色表现出来,并且要把“生活即教育”的育人理念融入教学,让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营造一个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为把核心素养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教师在讲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可以通过案例来说明规则的重要性,有些学生认为,火车出行必须按照规则,否则火车将不能正常运行,进而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有些学生认为,放学时,一定要按照规则排队,否则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聚集在校门口,这将造成道路拥堵,甚至出现意外;还有些学生认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按照规则对环境进行维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到生活中讨论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
(二)趣味原则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想办法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如在实际的教学中融入趣味因素,可以将课堂变得更为轻松、愉快,有助于教师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例如,在开展“关心国家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大事知多少”的竞赛小游戏,指导学生通过看新闻、浏览电子版《人民日报》、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等方式,来收集和整理与国家发展有关的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10分钟自由交流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学生不需要举手,如果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可以站起来发言。如果他们所说的内容都与国家发展有关系,并且还具备时效性、丰富性,那么就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在收集和梳理国家发展的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增强自己的爱国精神和政治认同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发展原则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学生,并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成长规律、个性特征等因素来制订教育计划,用动态的教学思维来取代一成不变的教育态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育。
例如,在开展“网络改变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个探究话题,引导学生探析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从而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崇科技创新,并能用发展思维分析具体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的理性精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对“网络改变世界”的有关主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党的领导和宏观政策对科技创新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增强政治自信。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清晰的教育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知法、遵纪守法,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目的,逐步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并不明确教学目的的定义,或者说对教学目的的了解较为模糊,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只专注于传授知识,而且授课内容非常单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会对课堂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对学生主观感受的忽略
部分教师还在沿用“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时,教师只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解释,将某种知识的意义和概念直接告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忽略了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在上课前安排好所学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9三96)山西省尧都区部分联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名校课模讲座三之96).doc
- 硬笔楷书字帖常用字练习完整版整理.pdf
- 魏氏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如何解决.doc
- 入职(电气技术员)测试题(含答案).doc
-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考试题库1(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试题试题库真题A4版打印.docx
- 2023年PLC及其应用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 2024年电气控制与PLC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A.B卷).pdf VIP
-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pdf VIP
- 水产品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