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 (1).docx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 (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灯笼》

教学目标

1.理清写作思路,明确作者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

2.体会作者在“灯笼”中寄寓的不同情感。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有关“灯笼”的记忆(人、事、物),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2.体会“灯笼”背后的多重内涵,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散文的自由笔法(笔法)、情感的自然流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灯笼》

自读课文,我们学过很多;像《一颗小桃树》,我们曾借助旁批帮助我们解读课文;今天,我们换个阅读策略——借助课后的阅读提示来走进吴伯箫的《灯笼》。

生默读课后阅读提示

(1)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2)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3)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追问:你觉得哪些提示很关键,可以帮助你更快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预设1:写到很多不同的灯笼,也有不同的故事。

2:对灯笼的情感存在变化。

3:灯笼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师:多细致的感觉,大家关注到了内容、情感,这是阅读提示带给我们对这篇文章的初读印象。其实我们可以留意这两个关键词。(PPT:呈现阅读提示中的“自由笔法”、“自然流畅”)

二、解读:灯笼的自由笔法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个词,一同去解读《灯笼》背后的那些事,那些情。

任务一: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

师:《灯笼》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吴伯箫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在预习中整理出来的那些有关灯笼的记忆。PPT呈现如下:

第3段,和长工一起去接祖父,一路上听祖父讲掌故。

第5段,母亲关心我,灯笼伴我上下灯学。

第6段,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

第7段,元宵节赏灯会,回来床前挂小灯入梦。

第8段,送姊妹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第9段,红纱灯上描朱红,如痴如醉。

第10段,宫灯伴献帝,蜡泪悯悲情。

第11段,将军挑灯看剑,塞外秋点兵。

师:有关灯笼的记忆太多太多了,如果归结起来,写到了这些灯笼:

总结:祖父夜行的灯笼

慈母预备的小纱灯

乡俗还愿的灯笼

山城元宵的灯笼

族姊远嫁的灯笼

朱红描字的灯笼

汉献帝的灯笼

将军塞外点兵的灯笼。

任务二:散文的“自由”笔法

师:那在这么多有关灯笼的记忆中,大家对哪盏灯笼感兴趣,又引起怎样的感觉呢?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的感受。

句式:我觉得__________吸引着我,感觉到__________。

示例:我觉得“和长工一起挑灯接祖父”吸引着我,让我读到一种儿时的温馨,与祖父之间深厚的亲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预设1:我觉得“慈母预备的小纱灯”吸引着我,让我读到母亲的关爱,儿时的温暖。

预设2:我觉得“山城元宵的灯笼和朱红描字的灯笼”吸引着我,读到了灯笼带给作者的快乐。

师:读到这里,对于这篇散文“自由”的笔法,大家有感觉吗?我们来听听同伴的分享。

预设1:《灯笼》这篇文章可写的事很多,很自由。

预设2:虽然写了很多事,但又不是随意的,都是围绕“灯笼”来写的;比如祖父夜行,慈母叮嘱,有灯笼;元宵节,乡俗还愿,也有灯笼。

追问:大家发现这些与灯笼有关的事,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预设1:有详有略。比如第二段,有关小时候灯笼的回忆相比其他事,篇幅上就多的多。

预设2:层次不同。有个人的往事,讲到小时候、祖父、母亲、看灯会,描灯笼,也有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预设3:情感不同。有祖孙情、母子情、故乡情等。

总结:灯笼串联起了人、事、物,从早年的乡村生活写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立足线索,由小及大。所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不是杂乱无章地去选材,而是有一个主题在牵引着。也就是选材自由,主题集中。

师:当然,阅读提示里也告诉我们,这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