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
竹粉作基料短裙竹荪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竹粉作为基料短裙竹荪种植与烘干技术的术语、定义、主辅料、种植环境、栽培、病虫害治、采收、包装、贮存和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南方竹林下
种植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
GB1886.2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T2440尿素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BG/T34318食用菌干制品流通规范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竹荪
NY/T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3220食用菌包装及贮动技术规范
3.术语及定义
GB/T12728、NY/T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短裙竹荪
又名竹荪、竹笙、竹参,鬼笔科、竹荪属真菌。幼时卵球形,菌托粉灰色,白色至淡紫
3
褐色,成熟时
包被破裂,菌盖钟形,具显著网格,内含有绿褐色臭而黏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网眼圆形,柄白色或污白色,中孔,纺锤形至圆筒形,向上渐细,壁海绵状。孢子平滑,无色,幼期卵状球形,后伸长,菌盖钟形,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孢子椭圆形。菌
裙为白色,裙长5-18cm。
3.2
菌种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3.3
菌丝
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由管状细胞组成。有隔或无隔,是菌丝体的构成单元。
3.4菌球
也叫菌蛋,为较大的球状子实体。外形球状,奶白色或暗黑色,被菌托完全包裹,为尚
未发育成熟的子实体。
3.5
菌裙
菌球发育成熟,顶端破裂,菌柄向上延伸,由上而下展开的白色网状菌幕。
3.6
短裙竹荪烘干品
以短裙竹荪鲜品为原料,经过烘干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3.7
主料
以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发需要的碳源为主要目的原料。本标准中的主料为竹粉料。
3.8
辅料
以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它原料。本标准中主要是生石灰等。
4主辅料
4.1主辅料的要求
4.1.1竹粉:颗粒大小一致,无发霉、发黑、块状、条状及其它杂粉。
4
4.1.2生石灰:块状、白色,未有变黑。
4.2主辅料配比
按1吨竹粉配5kg生石灰的比例混拦,撑匀,调节pH为碱性。
4.3主辅料发酵
每667m2用料为8吨至10吨。于播种前10-15天建堆发酵。堆高约2m。宽3-5m,加水至60-70%,采用搅拌机或人工翻搅,直至生石灰完全溶解于竹粉,未见有白色颗粒为宜。
隔4天检查发酵堆内部温度是否超过70度,保持在70度以上高温3-5天,期间翻堆2次。
5种植环境
5.1种植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2种植环境卫生要求300m内无规模养殖的畜禽舍、垃圾和粪便堆积场,无污水、废
气等污染源。
5.3宜选择排灌方便、土质松、富含腐殖质,近三年未栽培竹荪的方竹林下空地。海拔
300-1800m。
5.4生产用水应符合GB5084规定。
6菌种
6.1菌种选择
种源和种性明确,符合NY/T528的规定
6.2质量要求
菌丝白色,浓密,长满或接近长满;无菌丝自溶,无害虫和杂菌污染。
7栽培
7.1栽培季节
3月中旬(植树节后)开始下种,选择日均温度10-18度的最佳播种期。6月下旬开始
收菇。10月上旬出菇结束。
7.2栽培技术
7.2.1基本流程
采用发酵料栽培,基本流程:整地铺料—播种—覆土—浇水—管理—出菇—采收—烘干
—贮藏
7.2.2整地铺料
5
平整方竹林下地块,去除杂草等物,建畦开沟,畦宽60-120cm视方竹林地实际情况,沟宽40-60cm视方竹林地实际情况调增减,场地如不平或有积水,则在四川开水沟。平地
好后,按照畦的宽等铺料,每亩用料为8-10吨。
7.2.3播种
将菌种包放平,去除外包袋后,将菌种分成约小拳头大小的菌块,每畦按顺序分放两到
三排菌块,主辅料全部覆盖,每亩用量为300包/袋菌包。
7.2.4覆土
播种后人工开沟覆土,根据40-60cm的沟宽,沿沟两侧钏土将播种了菌种的主辅料覆
盖,覆盖土厚约5cm,起保水作用。
7.2.5菌种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