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六章拔罐
第二节拔罐方法
一、拔罐法的作用
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现代医学:(一)负压作用
(二)温热作用
(三)调节作用
一、拔罐法的作用
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良性刺激机体
负压作用
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促使功能恢复正常
类组织胺物质
一、拔罐法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温热作用加强新陈代谢促使
提高免疫功能
疾病
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
调节作用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好转
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
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
病症
拔罐部位
罐法
感冒、咳嗽
胃肠疾病
急、慢性软组织
损伤
腰肌劳损
面瘫
落枕
肩周炎
风寒湿痹
痛经
疮疡
痤疮
荨麻疹
带状疱疹
肺俞、风门、大杼
脾俞、胃俞、大肠俞
天枢、气海、足三里
阿是穴、血海、阳陵泉
肾俞、大肠俞、腰阳关
委中、阿是穴
太阳、下关、颊车、地仓
大椎、肩井、风门
肩髃、肩内陵、肩贞、阿是穴
血海、肾俞、足三里、阿是穴
中极、次髎、地机
灵台、局部
大椎
神阙、血海、曲池
肝俞、胆俞、局部
留罐、闪罐、刺血拔罐
留罐
留罐、刺血拔罐
留罐、走罐、刺血拔罐
留罐、闪罐、刺血拔罐
留罐、走罐
留罐、刺血拔罐
留罐、药罐
留罐、刺血拔罐
留罐
刺血拔罐
留罐
留罐、刺血拔罐
拔罐法临床应用举例
1.选择体位:体位要舒适,拔罐时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2.拔罐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处。
3.禁忌部位:皮肤有毛发、皱纹、溃疡、疤痕、骨骼凹凸、水肿、过敏处。外伤骨折部位,大血管分布部位,五官部位,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4.禁忌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传染性皮肤病,高热、抽搐等。
4.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不能灼伤或烫伤皮肤。使用多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刺络拔罐时,出血量不宜过多。
5.拔罐后局部呈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1~2天即自行消退。若烫伤或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防止擦破,任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药水,敷上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1.拔罐法的作用还随其使用拔罐法的不同而
有所侧重和区别。
留罐主吸拔阴冷痼寒;水罐温经散寒;
闪罐法主祛风疏筋;
推罐主宣卫驱邪,通经活血;
药罐促进药物的直接吸收;
多罐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病症;
单罐则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的病症;
拔罐法与针刺放血相结合,其临床作用和
治疗效果也将增加。
有关实验表明推罐操作时能获得近似380
mmHg的负压强极限值,这样大的负压吸拔能引起皮肤发红、瘀紫,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产生自我溶血现象,使部分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并使局部皮肤营养得以改善,促进神经兴奋或抑制,刺激末梢感觉传导,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与耐力,加速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和加快肌肉和脏腑对代谢产物的清除和排泄。
感谢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音与音高本章主要学习音的产生与类别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与唱名音的分组变音记号半音全音.pptx
- 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一节概述24课件讲解.pptx
- 第九章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流行病学77课件讲解.pptx
- 第九章冷热疗技术护理学基础49课件讲解.pptx
- 第九章强心苷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65课件讲解.pptx
- 第九章龋病口腔组织病理学98课件讲解.pptx
-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11课件讲解.ppt
- 第六节腹痛西医病因病机1.有腹内外脏器引起两类原因2.腹内脏器引起又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之分定义腹痛是.pptx
- 第六章拔罐第二节拔罐方法56课件讲解.pptx
- 第六章拔罐第一节概述95课件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