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延时符
第十一章肝的生物化学
知识回顾
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是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水平恒定最重要的器官,其作用主要通过调节肝糖原合成、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将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四方面来实现。
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是合成蛋白质、分解氨基酸和合成尿素等。
生物转化定义
生物转化概念
机体将一些因极性或水溶性较低而不容易排泄的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或水溶性,使其容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
非营养物质概念
非营养物质是指既不能构建组织细胞,也不能提供能源,有些还对人体有一定生物效应或潜在的毒性作用的物质。
使非营养物质生物活性降低、极性增强,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01
03
04
02
生物转化意义
生物转化类型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
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年龄、性别、疾病诱导物、抑制物等
生物转化影响因素
反应连续性;反应类型多样性;解毒与致毒双重性
生物转化特点
5
主要有机成分:胆汁酸盐(含量最高)、胆色素、
胆固醇、多种酶类等
胆汁(bile)
6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肝细胞
原料:胆固醇
胆固醇
7α羟胆固醇
初级游离胆汁酸
胆酸、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初级结合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
原料:初级胆汁酸
次级游离胆汁酸
次级结合胆汁酸
初级结合胆汁酸
初级游离胆汁酸
脱氧胆酸
石胆酸
(不结合)
甘氨脱氧胆酸
牛磺脱氧胆酸
指排入肠道的胆汁酸由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重新回到肝,肝细胞将游离胆汁酸再重新合成为结合胆汁酸,并同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同再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过程。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防止胆石形成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胆红素的生成和运输
胆红素的生成
部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微粒体
胆红素的运输
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作用:增加胆红素水溶性,利于运输;不能透过生物膜,防止
对细胞毒害作用
胆红素代谢
胆红素摄取
肝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摄取胆红素,肝内与Y蛋白或Z蛋白结合运输至内质网。
胆红素生物转化
部位:内质网
排泄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
黄疸
概念
当血清中胆红素含量过高时,可出现巩膜、皮肤及黏膜等组织(弹性蛋白含量较多)黄染,临床上称为黄疸。
显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
隐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34.2μmol/L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
塞
性
黄
疸
黄疸分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