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教学设计
课题3常见的盐
第三课时化肥
课题:10.3.3化肥
课时
1
授课年级
初三
课标要求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材
分析
有关《化肥》的知识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相对于酸碱盐知识来说并不是重点。但在化学与环境的教学中它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农业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认识化肥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知道化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是关于化肥的种类、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化肥的作用,学生不是很清楚;对于如何简易鉴别化肥,由于学生具备的知识的局限性,造成学生在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时,只能是“照方抓药”,难于从整体上把握鉴别原理,形成鉴别的思路。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后,要让学生做好反思和总结。本课教学时一定要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可以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3.了解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辩证认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了解施用化肥的“利”与“弊”。
核心素养
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学习化肥的成分和作用,深化了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并认识到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这加强了学生对化学在不同领域中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思维:在分析化肥对农业的贡献及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时,学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全面的思维模式。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讨化肥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学生能实践地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在认识到合理使用化肥的重要性以及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化肥
【图片展示】图片展示几种蔬菜。
【情景引入】小明的奶奶爱好种菜,在家里的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像番薯、芹菜、番茄、油麦菜、木瓜、韭菜等,但是小明奶奶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有些蔬菜的叶色不浓绿,有的蔬菜植株矮小,还有的蔬菜倒伏,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过渡】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养育植物时出现上述问题可能是由于缺少养分造成的。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就是说明肥料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图片展示】肥料的发展史
【讲解】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18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了解,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之后,増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问题】你知道农作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吗?
【总结】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碳、氢、氧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从空气和水中获取,Ca、Mg等从土壤获取,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需求量较大,它们无法从土壤中自己获得满足,因此补充氮、磷、钾等元素成为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必然措施。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成为了最主要的肥料。
【图片展示】常见的化肥
常见的化肥中,除了尿素、氨水等,很多属于盐。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各类肥料的种类及作用,以及植物生长中缺少这些元素所表现的状况等。
【总结】
1.氮肥:若作物出现生长迟缓、叶片枯黄等症状,说明缺氮,可以施用氮肥。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含氮化合物:尿素[CO(NH2)2]等
2.铵盐:氯化铵(NH4Cl)等
3.硝酸盐:硝酸钠(NaNO3)等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另外,自然界中有其自有的固氮途径,如植物固氮、雷电固氮。
2.磷肥:若作物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穗粒少而不饱满,说明缺磷,可以施用磷肥。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磷酸钙[Ca3(PO4)2]等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钾肥:若作物出现叶尖及叶缘发黄,易倒伏等症状,说明缺钾,可以施用钾肥。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docx
- 1.2 复杂多变的关系(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1.2 十几减9(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2024).pptx
- 1.2.3 生物学中的常用工具(课件)六年级生物上册(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pptx
- 1.4 车来了(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pptx
-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2.1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pptx
- 2.2 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2.2学会管理情绪(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