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引流方法在X线电视和B超引导下,操作者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在明确病变部分范围及程度后,将有多个侧孔的引流管置入扩张的胆管内,导管头端放在梗阻的上方,即可将胆汁引流至体外,降低胆道内压力、缓解黄疸。第101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1.穿刺肝内胆管第102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经穿刺针放入导丝至狭窄近端第103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经导丝放入有侧孔的导管第104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4.拔出导丝即行外引流
?
第105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PTCD术后护理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脉搏、血压、呼吸每2小时一次,连续4次平稳后可延长时间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脱落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如引流不畅,导管阻塞,应检查原因,协助医生作进一步处理第106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并发症的观察胆汁性腹膜炎:持续剧烈的右上腹痛,发热并伴有腹膜刺激征,白细胞升高腹腔内出血:在肝硬变的基础上行PTCD更易出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中毒性休克:AOSC患者易出现此并发症,表现为深大呼吸,烦躁不安,持续高热,白细胞增高,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第107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胃肠减压的护理第108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胃肠减压的作用可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轻腹涨,有利于胃肠吻合术中吻合口的愈合第109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胃肠减压的护理方法第110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胃管插入长度要合适,如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打折,过浅则接触不到胃液,均会影响减压效果一般成人应插入45-55cm,即胃管头端应插至胃幽门窦前区第111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胃管应固定牢靠: 尤其是外科胃手术后的胃肠减压,胃管一般放置在胃肠吻合的远端,如固定不牢靠,一旦胃管脱出,再次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第112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引流的目的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第69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第70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低组织损伤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第71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普外科常见引流管第72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胃肠减压管作用: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置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第73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导尿管作用:在腹部手术尤其是下腹部手术中放置导尿管,可使膀胱空虚,不占盆腔空间,不影响手术操作,以及防止术后尿潴留第74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营养性造口管作用:营养支持适用于: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 消化道疾病稳定期;高分解代谢状态;第75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伤口引流管作用:引流手术后伤口下的积血积液,促进伤口愈合第76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体腔与内脏引流管作用:在腹部手术后,引流腹腔内积血积液,防止继发感染第77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六、T管作用: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防止发生胆道梗阻和胆汁外漏引起的腹膜炎第78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作好心理护理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加强无菌管理注意观察记录第79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1、作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第80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妥善固定导管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第81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3、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第82页,共114页,星期六,2024年,5月4、加强无菌管理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第83页,共114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