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榕树的静态描写。
三、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榕树的静态描写。
五、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在你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之为“鸟的天堂”呢?
预设:
(1)适合鸟儿居住的,有很多树的地方。
(2)鸟儿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2、导入:刚才大家谈了自己想象中的“鸟的天堂”的样子,在课文中作者也提到了一个地方,也被称为“鸟的天堂”。
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谁来说一说。要点如下:
(1)“鸟的天堂”是一株榕树。树龄500多年。
(2)这株榕树生长在一座小岛上,位于广东省。
(3)这株榕树树冠巨大,笼罩着20多亩的河面。
(4)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
(5)1933年,巴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
4、教师总结:1933年,巴金先生在游览了这里后,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因为巴金先生的这篇文章,“鸟的天堂如今成为一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走进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船桨、榕树、纠正、照耀、木桩、涨潮、高塔、树梢、应接不暇、画眉、抛在后面
指名带读,指名分行读,齐读
(2)识记难记的生字“耀”
(3)指导生字书写“耀、涨”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的景象: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许多鸟,非常热闹。
4、快速浏览课文,巴金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个别读,齐读。指导读(“的确”读出感慨)
(2)大家读了这句话,有没有什么发现?(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第二个没有)你是怎样理解的?
巴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巴金看到了很多的鸟,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大榕树。
师:一株树便是鸟的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三、理解感悟榕树的奇特美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
1、请同学们默读第1-9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描写大榕树特点的关键词、句子。
2、学生交流:
(1)大、茂盛、绿、生机勃勃(指名板书)
(2)当作者看到这样一株树时,发出怎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读好这句话。齐读。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呢?谁来说一说。
(1)大:
A、“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师:巴金常常在国内外旅游,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
B、“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强调“一株”。作者从远处看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一看原来只是一株,强调树的大。
③指名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
④“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SME AG-1-2019 国外国际标准规范.pdf
- 【行业标准】QSY 1262-2010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pdf
- 110kV变电站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
- 5S现场管理检查表.doc
- 小学语文生字描红字帖-五年级下.pdf VIP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证明.doc
- 《市场营销学(第4版)》课件 许以洪 第5--7章 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与市场需求测量、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ppt
- 【国联证券】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pdf
- 25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计算机应用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