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纵情山水叹死生之大:感受晋人的现实态度及精神世界——联读《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中语文.docx

纵情山水叹死生之大:感受晋人的现实态度及精神世界——联读《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中语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专题

纵情山水叹死生之大:感受晋人的现实态度及精神世界

——联读《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专题解释】

联读《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领会王羲之纵情山水、叹死生之至大,陶渊明辞官返乡、欲乘化而归尽背后现实的苦痛;感受晋文士精神世界的深情与超迈,并探讨晋山水田园诗文审美特点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准字词:癸丑、修禊、急湍、流觞、形骸、嗟悼、轻飏、眄庭柯、出岫、景翳翳、西畴、或棹孤舟、曷、遑遑、东皋。

2.了解这些词语及句子的意思:流觞曲水、修短随化、心为形役、三径就荒、云无心、鸟倦飞;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正字音,释难句,初明文意

1.朗读以PPT呈现的预习任务中的字音。

2.检查预习任务中的词语及句子的理解情况。

如:“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据羲之尺牍“惋伤之甚,未能喻心”“举目摧丧,不能自喻”“哀惋深至,未能喻心”,此处“喻”释作“消解、释怀”,强调了对死生无常不能

消解、释怀的痛苦。

3.学生提问借助工具书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答疑。

任务二析疑虑,粗理文章思路

1.作家施蛰存认为《兰亭集序》“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赞同这个观点。首先,文章前面写极乐,后面写悲痛,悲得突然。其次,将“死生亦大矣”加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后缺乏内在逻辑。再次,“岂不痛哉”,痛者为何?“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悲者为何?均不得而知。

不赞同这个观点。作者先写兰亭的胜景雅事,由此联想到美好易逝、人生短暂,进而抒发人生的悲痛,最后表明对生死的看法,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隐晦地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2.金人王若虚认为《归去来兮辞(并序)》是笔法乖违的“追录”之文,而钱钟书则以其为自出机杼的想象之作。请按文章顺序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序实陈“昨非”,辞则悬想“今是”。首先,想象归程,正值隆冬,“轻飘飘的风”为想象,表归家之喜悦;彭泽、陶舍并不遥远,“问征夫”为想象,表归家心切。其次,想象归舍、归园,生活景象均为心中蓄积已久的理想中的归隐景象,是他平生之志的寄托,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再次,想象归田,有春景,涉及春季农事,而序称“仲秋至冬……乙巳岁十一月也”。最后,是“归园田”后的人生感想,理想化的田园牧歌生活。若作追叙和实录来看,就失去了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

任务三观世情,溯人生,明作者生命之苦痛

金圣叹曾点评王羲之为“真古今第一情种也”。在《兰亭集序》中,作者不仅动情描述了兰亭雅事,更深情抒写了人生的痛苦与无奈。梳理文章的第三段,结合资料,说说作者有哪些人生之痛。“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写了生命短暂、时光流逝之痛。“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写了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之苦。“向之所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写了美好的外在事物易逝之伤。最后的“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写了生死无常之痛(这一点是王羲之生命之大痛,可结合以下材料深入理解)。

资料:(1)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又有百工医寺,死亡绝没,家户空尽。

(2)王羲之六岁,其父王旷带兵北上击匈奴,大败,从此杳无音讯。渴望去关陇、巴蜀等边地建功立业,却因父故被猜疑。官员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南方饥荒朝廷仍重敛不休;官场人事倾轧;多次奏疏却不被采纳。

(3)王羲之尺牍:大儿恒救命,足令人心憔。先是之欢,于今皆为哀苦,自非复衰年所堪。(写于长子玄子病重。其后玄子早卒)延期、官奴小女并得暴疾,遂至不救,痛愍贯心。(写于两个孙女夭折)

群从凋落将尽,余年几何,而祸痛至此,举目摧丧,不能自喻。(在羲之诸从兄弟中,王洽最为羲之器重,36岁英年早逝)

周嫂弃背,再周忌日,大服终此晦,感摧伤悼。(王羲之幼年由母亲和兄长王籍之抚养长大。兄长王籍之早卒,尔后兄嫂又卒)

2.梳理“序”和“辞”,结合资料,析陶渊明生命之苦痛。生之艰难(“耕植不足以自给……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践生命如蹂草芥的社会政治环境(“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门阀制度的黑暗腐败、权力倾轧与其刚直纯正的个性势同冰火,心灵煎熬(“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偶尔遑遑不定的心(“奚惆怅而独悲”“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孤独的灵魂(“独悲”“自酌”“孤松”“孤舟”“孤往”)。时光易逝,生命苦短(“感吾生之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

资料:

(1)晋宋易代,篡乱杀伐。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