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李何婷孔祥钰谢雪淇曹灿芬朱龙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0-0079-05
1.研究工具
为了解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情况,本研究依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具体模块功能并融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38项题目,包含四個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乡村教师的教龄等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使用的基本情况,另外三个部分为教师资源、教师研修以及教师评价,体现教师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运用情况、使用体验及意见需求等,以了解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依据。
2.调查概况
(1)信效度分析
①信度检验。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82份,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通过SPSS19.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问卷克隆巴赫系数(Alpha值)为0.979,大于0.7,说明上述问卷问题总体信度较好。
②效度检验。
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分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问卷的KMO值为0.938,大于0.7,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为0,综合说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问卷总体具有较好的效度。
(2)调查地域特点
肇庆市为解决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农村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积极探索了“城乡联动、双向提升”“县管校聘”“市域调配”“U-G-S(大学-政府-中小学)”等教师研训模式,构建了“1+N互联网+教研”等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肇庆市在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中强调创新思维,突出重点,充分运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助推肇庆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3)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广东省肇庆市乡村地区的教师,为确保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研究采用了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教师任教阶段作为分层因素,依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提供的模块功能与对应学段资源篇幅,以及该平台在不同学段中被使用的情况,对小、初、高三个学段的乡村教师进行抽样,要求三个学段的样本量各占约三分之一。最终,共发放问卷415份,其中小学教师119份,初中教师190份,高中教师105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其中小学教师112份,初中教师169份,高中教师103份。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1.研究样本
2.数据分析
(1)国家平台整体应用情况
①乡村教师认可国家平台价值,平台受欢迎程度高。
关于平台资源、功能的评价,对平台资源丰富性、优质性、布局合理等方面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教师均超70%,对平台资源更新频率、操作难度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也接近70%。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教师认可平台的资源及功能,只有个别教师认为平台资源、功能还需继续优化。
在平台价值的感受方面,对平台对教学的帮助、对专业发展的帮助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教师均超72%,认可平台价值的教师也高达七成。同时,高达九成的教师愿意继续使用并将其推荐给其他教师。可见平台受到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且认可度高。
②乡村教师使用国家平台频率较高,但应用场景相对单一。
在使用频率方面,57.32%的教师认为身边大部分教师经常使用,但仍有7.51%的教师认为身边的教师基本不使用。整体来看,国家平台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应进一步挖掘教师不使用的原因,并对该情况实施精准干预,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常用功能,位居前四的以教师研修的占比最高,为27.56%,然后依次是搜集教学资源为21.99%、辅助教学为16.43%、创建群组为11.83%,其他的占比均低于10%。可见,国家平台在教师研修、搜集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三个场景中应用较多,但仍需进一步挖掘其他场景应用较少的原因,以促进平台的应用场景更加综合化、多样化。
③国家平台应用范围广,但五育并举有待加强。
在功能模块选择中,课程教学模块的占比最高,为24.63%,而美育为7.55%,劳动教育为5.98%,体育为5.72%,均低于10%。可见,教师对上述模块的关注程度有所欠缺,如何提高其关注程度,充分利用平台助力乡村教师“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仍值得关注。
(2)国家平台资源应用情况
①国家平台资源覆盖教学全过程,乡村教师应用效果较好。
在资源应用方面,备课应用占比28.96%,课堂重难点讲解占比23.61%,有18.15%的教师将教学资源应用于导入新课,16.07%的教师将其应用于课后作业布置,11.60%的教师将其应用于课后辅导。可见,国家平台的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所应用,覆盖了教学全过程。
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