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7猫郑振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猫》是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这篇文章作者介绍了自己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围绕这“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格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从结构上看,文章围绕着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
都有完整的“得猫”“养猫”“失猫”过程,但每一个故事又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引人入胜。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猫并不陌生,故事也易于理解,但每一只猫的得失,都在作者及家人的心中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作者把主要人的内心活动写的十分细
腻。第一课时的学习,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习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新课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写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另有《郑振铎文集》。
【层次结构】
第一(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可两层。第二(15——34)写第三只猫受屈而死,可分三层。
【中心思想】
文章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亡失小猫后的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小猫的愧疚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文章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随意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全文分析】
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4、“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
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3品味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1.1+青春的邀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pptx
- 1.1青春的邀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pptx
- 1.2男生女生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 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2课《 台阶》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docx
- 第20课《狼》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七下3.1人须有自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猫》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我的白鸽》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度公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3篇.docx VIP
- 领导班子2025年紧紧围绕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等“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VIP
-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VIP
- 《2、3的加减法》课件.pptx VIP
- 附件1.9重氮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试行).doc
- 2023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招聘“两新”组织党建专职党务工作者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最全心脏瓣膜病课件.ppt
- 2025腾讯视频综艺营销手册.docx
- 2024年人教高一主题班会课件:例1《开学第一课》(共47张PPT).ppt VIP
- 庞中华钢笔字帖(行楷)《最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