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评课稿.docx

部编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评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五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评课稿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也提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形也。”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那就是诗歌根源于对情感的抒发。易彬老师执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读”“抓”“引”,在一圈一辨中明诗意,在一悲一喜中品诗情,在一读一析中悟诗心。易老师用有“温度”的诗意语言引领孩子读懂诗中情,感悟诗中意,“狂喜之情”自然而生。

一、读古诗,一圈一辨明诗意

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现”。诵读,肯定是打通古诗要义的一个最有效,也是最便利的方法。在易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传统意义上大家都在用的一些朗读方法,还能看到不同目标引领下朗读的层次。比如初读阶段,巧引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圈出地名,走进古诗,得方法一“了解地名”,出示“涕泪、衣裳、妻子、青春、闻”等词,辨古今异,了解诗意,得方法二“辨析古今异”;细读阶段,紧扣诗眼,读出高兴,体会情感;品读阶段,赋形还原、切己体察、知人论世、读透读深、读出诗心等。体现了朗读目标的分层落实、螺旋式上升。

二、抓诗眼,一悲一喜品诗情

古人云:“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易老师用找诗眼的方法,教会学生把一首56个字的诗成功读成了1个字“喜”,喜从何来?喜从“悲哀”中来,从“苦难”中来,从“绝境”中来,不仅是喜,而且是狂喜。易老师紧扣“喜”字全面着力,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孩子畅谈心中所想,对全首诗抽丝剥茧,通过一句一句地理,一层一层地“剥”,让学生深切领悟到该诗的诗心、诗情都隐藏在“喜”这个字里,因此,诗人听到“忽传”——突如其来的消息时,才会喜极而泣,喜极而狂,喜极而疯以至忘情高歌,纵情饮酒。

三、引诗词,一读一析悟诗心

要理解诗中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了解诗人的所见所闻。易老师一个追问:诗人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他还为什么而欣喜?引发孩子深思——为何而喜?易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品读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三首诗词,用“愁”—“喜”作对比阅读分析。曾经的“愁”不在了,如今的“喜”不自胜,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爱国心,是为国而愁,为国而喜!

这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