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沧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含卷面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一二三四五

第三部分卷面分(满分5分)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1~2题,15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论述: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

一本好书开始的。可见,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②目前,青少年读者中确实存在很多“读死书、死读书”的问题。这样读书是非常狭隘的,会导致无

法正确领会书中的意义,同时效果也会与“读中思,思中读”的读书方式大相径庭。

③如何读书呢?首先,要善于选书。书的质量杂乱无章,我们应该以好书为友。其次,要方法得当。

根据个人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既不能不求甚解,但也不能字字刨根问底。

另外,要精神专注。想读懂书,内心要纯粹,不能见异思迁。最后,要学以致用。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读起来,读进来,读出来。读书不仅为了汲取知识,还为了更好地生活。

④正如杨绛先生曾经提到: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

人生,其实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⑤少年读书正当时,开卷有益育栋梁!让我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做幸福的读书人吧!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载体(zài)B.精辟(pì)C.狭隘(ài)D.汲取(jǐ)

(2)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籍B.取决C.大相径庭D.栋粱

(3)文段中加波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杂乱无章B.不求甚解C.刨根问底D.见异思迁

2.《草木缘情》一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它一面带着读者亲近古诗词,一面解析有着

不同寓意的植物。下面是《草木缘情》中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数据统计,请结合两张图所提供的信息,

将文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共6分)

由上图可见:首先,唐诗宋词所涉及的众多植物中,从数量上看,(1)____________,因为唐宋文人喜欢

借它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其次,统计数据中,宋词较唐诗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2)____________,

因为宋代文人愿意用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来寄托高洁志趣。再次,竹、荷、桃始终占有较高比例,因为(3)

____________(任选“竹”“荷”“桃”中的一种阐明原因即可)。

第二部分(3~19题,50分)

一、默写(共7分)

3.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句子。

一百多年前,李大钊以一篇《青春》让无数青年热血沸腾,勇往直前。我们正值青春,当拥有“①____________,

山入潼关不解平”的蓬勃意气;当拥有“②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的宽容气度;当拥有“③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的乐观心态;需牢记“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的情谊,千里共明月;需铭记“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的告诫,志

当存高远。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4~6题(共7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是这首曲的______,“秋思”是这首曲的______。(2分)

5.“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是否与整首曲中满目萧瑟的秋景相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语和小文讨论如何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设计朗读脚本,请你补充完整。(2分)

以下是讨论内容:

小文:“‘夕阳西下’应该有一处重读,我不知道应重读‘夕阳’,还是重读‘西下’。”

小语:“我认为应重读‘西下’。因为“西下”强调了夕阳的落下过程,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黄昏的来临,

给人一种苍凉、萧瑟的感觉。我也有一个困惑:‘断肠人在天涯’的‘在’字后,是否要停顿?”

小文:“我认为可以停顿,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