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DB/TXXXX-2021
1
桑植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植白茶的产地环境条件、园地选址、规划和垦复、茶树品种和种苗、茶树定植、田间管理、鲜叶采摘和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桑植县地理范围内桑植白茶茶园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1767茶树种苗
GB/T15063复混肥料
GB/T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227微生物肥料
NY525有机肥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桑植白茶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特产,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白茶产品。桑植白茶结合白族文化特色,按照“风花雪月”系列制定桑植白茶分级新标准:月系列原料以芽头为主,雪系列原料以一芽一叶为主,花系列原料以一芽二叶为主,风系列以一芽三、四叶为主。继承传统晾制工艺,进行六大茶类的工艺融合与创新,融入“晒青、晾青、摇青、提香、压制”工艺,创新优化“养叶、走水、增香”工艺参数,产品初泡花香甜香交融,复泡甜香花香起伏。
3.2西莲1号
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3~2019年,在桑植县从福鼎大白茶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来,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19)430019。中熟品种,顶端优势明显,芽
DB/TXXXX-2021
2
头肥硕,叶片较厚,毫多,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高,花香明显,抗寒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适制白茶和红茶。
3.3碧香早
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2年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云南大叶茶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编号为GPD茶树(2019)430024。早生种、发芽较早,茶叶浅绿色,茸毛多,产量较高,内含物丰富,香气高,抗旱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广,适制白茶、绿茶、红茶。
3.4槠叶齐
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1974年从安化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1987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6-1987。茶树无性系品种之一,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较平,叶尖渐尖,叶质较柔软,芽叶黄绿色,适制白茶、绿茶、红茶。
3.5保靖黄金茶1号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局选育的,亲本品种来源:保靖黄金茶群体种。2010年通
过湖南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二次主任委员会议审定,登记通过,品种登记编号:XPD005-2010。适宜于湖南省种植,适制白茶、绿茶、红茶。
4园地选址、规划和开垦
4.1选址
4.1.1新建茶园应选择交通方便,不渍水的平地或缓坡地。
4.1.2园地周边应有较丰富的植被覆盖,不植茶的区域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和林木。
4.1.3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无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集中区,距离公路铁路干线直线距离≥200m。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
4.1.4土壤以板页岩母质土为首选,忌石灰岩母质土,ph值4.5~6.5,有机质含量≥1%。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2规划
4.2.1应根据茶园的规模、地形、地势和地貌等条件规划茶园道路,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等。
4.2.2宜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能蓄、能排。
4.3开垦和底肥
4.3.1茶园开垦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
4.3.2初垦深度≥50cm。清理地面杂草、树木、乱石等,不破坏原有乔木做防护林或遮阴树。初垦时将土层内树根、多年生草根、石块等清除干净,根据基地暴雨水量,确定泄洪沟、围沟大小,保证泄洪通畅;整理出深度40cm的底肥沟;缓坡地不宜改梯。
4.3.3坡度在5°以下的平地按直行式开垦,5°~25°以上的坡地沿等高线横向顺势开垦。25°以上坡地不宜开垦植茶。不规则坡面按“大弯随式,小弯取直”的原则开垦。
DB/TXXXX-2021
3
4.3.4茶园一般行距为150~180cm,种植沟宽40cm~50cm,深40cm~50cm,表土先回填,再施底肥,每667㎡一次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