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文《白杨礼赞》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重难点
三、预习检测题
四、中心思想
五、段落划分
六、写作手法
七、读文感知
八、经典语句解读
九、预习检测题答案
一、学习目标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来抒发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其次,深入体会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感受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特点。再者,通过学习和分析,能够领会作者通过白杨树所表达出的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以及对抗战时期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
二、学习重难点
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深刻含义是本文的难点。作者通过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寄寓了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这需要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象征手法。
掌握文章的抒情线索和写作手法也是学习的重点。文章通过白杨树这一形象,将景、形、神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需要仔细研读课文,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来抒发情感的。
三、预习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______创作的散文,发表于______年。
2.文章以白杨树为象征,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精神。
3.文中提到的“白杨树”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文中多次被提及和强调。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白杨礼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
B.文章中的白杨树被赋予了人的品质,如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等。
C.文章主要描写的是白杨树的外貌特征,没有涉及到其内在品质。
D.作者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此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下列对《白杨礼赞》中象征手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白杨树直接代表了北方的农民,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B.文章中的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在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因此被用来象征。
C.白杨树所象征的不仅是北方农民,更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D.白杨树的形象只是作者为了美化文章而添加的,没有实际含义。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白杨礼赞》中白杨树象征的意义。
2.《白杨礼赞》在描写白杨树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3.文章题目是《白杨礼赞》,但第二段却花了大量篇幅描写高原景色,这是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中心思想
课文《白杨礼赞》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白杨树这一形象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以白杨树为象征,寄托了作者对北方农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同时,文章也通过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内在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整篇文章充满了对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情绪,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五、段落划分
课文《白杨礼赞》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再度用肯定的语气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者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树不仅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更象征了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六、写作手法
课文《白杨礼赞》的写作手法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这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茅盾以审美的眼光、动情的眼光来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观,发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并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将其情感和思想融入对白杨树的描绘之中。
在本文中,象征体是白杨树,而象征义(或本体)则是北方的农民、北方农民中的战士,以及中国人民抗日的精神和意志。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以及其力争上游的精神,都象征着北方农民和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
文章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白杨树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进一步强化了其象征意义。同时,文章的结构严谨,段落划分清晰,层层深入,使得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都非常强。
《白杨礼赞》通过巧妙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这一象征形象,并借此表达了对北方农民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增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文哨子导学案.doc
- 课文越巫导学案.doc
- 课文南园导学案.doc
- 课文故乡导学案.doc
- 课文饮酒导学案.doc
- 白毛女导学案.doc
- 白色鸟导学案.doc
- 变色龙导学案.doc
- 菜园小记导学案.doc
- 曹刿论战导学案.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