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夜雨寄北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雨寄北导学案

TOC\o1-1\h\u15135一、学习目标 1

7072二、预习检测 1

24428三、全诗译文 2

25934四、中心思想 3

7243五、读文感知 3

10268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4

一、学习目标

理解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诗中蕴含的丰富意象和深刻内涵。其次,通过学习,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从字里行间捕捉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此外,还应学习李商隐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二、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夜雨寄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诗中“巴山”指的是________,“秋池”指的是________。

3.“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君”指的是________,“未有期”的含义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对“何当共剪西窗烛”中“剪烛”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剪烛是为了照明

B.剪烛是一种象征,代表亲密的交流

C.剪烛是诗人闲暇时的消遣

D.剪烛是诗人的独特习惯

2.“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话”一词,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

A.却话是回头说的意思

B.却话是重复说的意思

C.却话是轻声说的意思

D.却话是顺便说的意思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夜雨寄北》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有何深意?它如何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三、全诗译文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巴蜀,遇到秋雨连绵,盼望归期却遥遥无期的孤寂心情和对亲友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巴山夜雨”成为了思念和期盼的象征,而“共剪西窗烛”则寄寓了诗人对与亲友团聚、倾诉心声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深情厚意。

四、中心思想

《夜雨寄北》一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与期盼团聚的情感。诗人在巴蜀之地,面对连绵的秋雨,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想象着与亲友共剪西窗烛,倾诉彼此心声的情景,表现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因归期未定而感到的无奈和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团聚的美好向往。

五、读文感知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初读此诗,便能深深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念之情和期盼团聚的渴望。

诗的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直接点明了诗人与亲友之间的分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归期的无奈与迷茫。这种情感,在连绵的秋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强化。秋雨绵绵,如同诗人心中无尽的思念,无法割舍,难以释怀。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雨图景。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不断积聚,使得秋池的水位不断上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那涨满的秋池,就像诗人心中满溢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无法排遣。

诗人在表达思念与无奈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伤之中。他转而想象着与亲友未来的相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里的“共剪西窗烛”,是一种亲密无间的交流方式,象征着诗人与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是对过去思念与期盼的一种回顾与总结,同时也寄寓着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读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在巴蜀之地,面对秋雨的连绵,不仅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深思念,更展现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这种思念与期盼的情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夜雨寄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曲人类情感的赞歌。

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夜雨寄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2.诗中“巴山”指的是作者当时所在的地方,即巴蜀之地;“秋池”指的是秋天的池塘。

3.“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君”指的是诗人的友人或亲人,“未有期”的含义是归期尚未确定,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

二、选择题答案

1.下列对“何当共剪西窗烛”中“剪烛”的理解,正确的是B。

B.剪烛是一种象征,代表亲密的交流。剪烛在这里不仅指实际的动作,更是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交流的象征,体现了诗人与对方深厚的情感纽带。

2.“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话”一词,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A。

A.却话是回头说的意思。却话在这里表示的是回忆或回溯过去的话题,诗人想象着与对方在未来某个时刻回首谈论起今晚的巴山夜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简答题答案

1.《夜雨寄北》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思念友人或亲人,表达了对归期的渴望和无

文档评论(0)

干中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