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复习建议:形成知识框架,反复识记;
二、重点内容(注意标注的星级):
(一)教师的概念与作用★(单、多、判、填空)
1.概念: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作用:
(1)在社会发展与人类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你作用;
(2)在塑造年青一代品格中起关键性作用;
(3)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4)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师职业概述(单、多、判、填空)
1.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
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法》
中的界定)
2.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职业形象
(1)道德形象:最基本形象;
(2)文化形象:核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3)人格形象:学生亲疏教师的首要因素。
(三)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单、多、判)
1.非职业化阶段:我国“学在官府,以吏为师”;西方“以僧侣为师”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
3.专门化阶段:该阶段以专门培养教师机构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师
范机构由法国1681年兰斯创办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我国最早出现
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其中的师范院为最早的
师范教育。
4.专业化阶段:1966年巴黎会议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中国:(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
(四)教师的职业特色/特点★★(单、多、判、简答)
教师角色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的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角色
6.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五)教师劳动的特点★★(单、多、判、填空、简答)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复杂性(由教师的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
a.劳动性质的复杂性;
b.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c.劳动任务的复杂性;
d.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e.劳动手段的复杂性。
(2)创造性(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
a.因材施教
b.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c.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时间的连续性
(2)广延性:空间的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a.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果。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
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教师做榜样):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教育因素
与有影响力的榜样;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学生学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
生学习的榜样。
(六)教师的职业素养★★★(单、多、判、填空、简答、论述)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
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3)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4)丰富的实践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4.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七)教师专业发展(单、多)
1.概念
2.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自我的形成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专业能力的提高
(5)教师的专业人格
(6)专业态度与动机的完善
3.途径
(1)师范教育
(2)入职培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学练习题.doc
- 教育学名词解释.doc
- 教育学选择题100道.doc
- 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 01、教育学复习任务.pdf
- 01、教育学课后习题.pdf
- 02、教育学复习任务.pdf
- 03、教育学课后习题.pdf
- 04、教育学复习任务.pdf
- 05、教育学复习任务.pdf
- 市直机关工委及个人述职述廉2024年党建工作情况报告材料.docx
- 区委书记在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 市直机关单位、卫健委党支部2024年工作述职报告材料.docx
-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25年市委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 某单位领导干部2024年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对照“四个带头”).docx
- 2024年民政局、宣传部、教育局基层主要领导个人述责述廉报告材料.docx
- 2025年2月党支部“三会一课”参考主题方案.docx
- 在某中学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以“三重境界”燃动新学期.docx
- 2024年度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及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 市纪委市监委2025年度纪检监察工作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