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特点。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充分读通畅、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讲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芝、遂、迸”等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呵”;重点理解“迸裂、瞑目、顽劣”等词语。

2.能根据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

3.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无私无畏的品质。

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交流及利用工具书,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能力和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指导学习生字。

兰裂泉鹿

拖男女目石书着顽抓耳腮

(2)指导理解词语。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抓耳挠腮]①形容焦急而没有办法的样子。②形容欢喜而不能自持的样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二、激趣引课,导入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版《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师生谈感受,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出世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猴王出世》,看看孙悟空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板书:猴王出世。)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介绍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其主要作品有《西游记》《禹鼎志》等。

预设:石猴是怎么出世的?他是怎么被称为美猴王的?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教师示范朗读,再指名朗读。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读通并理解)

(2)个别朗读最难读的段落,小组互助,教师适时鼓励、表扬或提出意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记叙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的顺序叙事的)

(2)师生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小标题:出世——探洞——称王)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3.合作探究,精读重点。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

(1)课件出示“阅读小锦囊”,学生思考问题。

①第1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

②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写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阅读小锦囊”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3)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语句。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A.指导学生朗读。

B.这段话写了什么?(这段话写了石猴的出世过程)

C.谈谈自己知道石猴来历后的感受。(可引导学生围绕“神奇”一词展开丰富的联想,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立的见解)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石猴都做了哪些事情?(可以看出石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常生活:玩耍、饮食、交友、起居)

B.指导朗读。(石猴出世后,感觉周围的世界都是新奇的、可爱的、自由的,应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

C.品读这句话的语言规律。(句子采用排比句式,或三个字为一组,或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