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PAGE1
2025年高考地理微专题31——生态脆弱区
一、生态脆弱区的概念
1.定义:指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处于两种或多种不同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
2.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如黄土高原、西北荒漠绿洲交接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等。
二、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比较小,构成环境的因素比较单一,动植物种类比较简单,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同时,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等自然条件也是导致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生态脆弱区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等,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加剧。
三、表现特征
1.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映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退化演替,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因子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生物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
3.时空波动性强:波动性是生态系统的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的位移。
4.边缘效应显著: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因处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大接带或重合区,是物种相互渗透的群落过渡区和环境梯度变化明显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5.环境异质性高:生态脆弱区的边缘效应使区域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导致环境异质性增大,具体表现为植被景观破碎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加重等。
四、综合治理措施典例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减少水土流失。
(2)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3)农业技术措施:包括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深耕改土、科学施肥、轮作套种、地膜覆盖、喷滴灌等。
(4)其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副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方式,减少薪柴砍伐;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等。
2.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
(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不同措施有别。农作区要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这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好农林牧用地的规划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植被覆盖率。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等。
五、巩固练习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冲刷地表而形成的沟槽。由于降水、坡向、坡度等要素的差异和变化,黄土高原的某处冲沟(下图)表面积由1982年的37平方千米扩大至1997年的65平方千米。1983年,为保障农业生产,该地修建了水土保持工程。近年来,该地利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简称飞播造林),其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种植。完成1~2题。
1.与南坡相比,该冲沟北坡(??)
A.年降水量较少,面积变化较大B.年降水量较多,面积变化较小
C.风化作用较弱,面积变化较小D.风化作用较强,面积变化较大
2.飞播造林的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种植,反映了该地(??)
A.降水较少B.地形崎岖C.水土流失严重D.灌溉水源短缺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B.河流下游水位上升
C.河流下游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4.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
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⑤
5.防治该地区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控制人口增长和转移农业劳动力??B.扩大工业用水和发展采矿业
C.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提高商品率??D.发展节水农业和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速记清单】-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必修下册).docx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国际音标大全(带例词).docx
- 信息必刷卷03(黑吉辽蒙专用)(参考答案).docx
- 我们的校园 赛程设计问题(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微专题5顶托专题。.docx
- 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33《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
- Unit2SectionB3a-selfcheck教案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docx
- 33元素---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教学设计)-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