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进成长之学习心得(三)—寒温和则六腑化谷
“寒温和,则六腑化谷”出自《灵枢·本藏》:“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和,相应也”,指的是适合,调和的意思。“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化”本义是“变化、改变”之意,所谓“六腑化谷”指的是饮食水谷经六腑运
化,转变为水谷精微物质,布散营养全身。然而六腑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最重要的是脾胃中焦枢机功能的正常。《灵枢·五味》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与胃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完成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从而使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得到水谷精气的充养。如《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六腑能正常化谷其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本文就“寒温和”方面来阐述其重要意义。
1外界气候
“寒温”可理解为外界的气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四时气候变化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寒温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与太阳的照射直接相关,《黄帝内经》非常重视太阳的光热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天运当以日光明”。“寒温和”指的是要去适合外界自然的温度变化,适时的增减衣物,以不受外邪的侵袭。如果不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或者是四时气候变化太过,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命曰气淫。”“至而未至,此为不及……命曰气迫。”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气候的变化对脾胃功能的影响较大,不能适应外界气候变化,则人体易外感邪气,外邪由表入里,易阻滞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则六腑不能正常化谷,从而导致胃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证。
2饮食水谷
“寒温”可理解为饮食水谷的寒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水谷通过脾胃的作用,转化为精微物质营养全身,故饮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吃的食物,饮水应寒温适宜,不可过于寒凉生冷,或者是灼热辛辣,这样才能为脾胃运化提供必要的条件,才能保持正常的运化吸收。正如《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而恶寒,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更需阳气的蒸化。《四圣心源·天人解》云:“水谷入胃,消于脾阳……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饮食不节,过食寒凉生冷,最易损伤脾胃阳气,脾胃损伤则不能正常运化水谷;脾喜燥恶湿,胃喜润
恶燥,过食辛辣厚腻之品,易湿热内生,或过食辛香燥热之品,致使胃肠积热,津液耗损,脾胃功能失司,《脾胃论》云:“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故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尤其是对于脾胃功能不好的患者,饮食不可过于寒凉、辛辣等,《难经·第十四难》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3疾病状态
温热同性,热为温之渐,“寒温”可通“寒热”,如《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故“寒温”可理解为人体生病后的疾病状态,即人体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痰饮水湿等导致的机体失调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最易受损的是脾胃系统,而其他脏腑的病变也最易影响脾胃系统。如人在生病时多数都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外感六淫邪气,易阻滞中焦气机,影响脾胃正常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景岳全书·杂证谟》云:“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在焉。”故其他脏腑的病变最易影响脾胃系统,如肝气不舒,最易犯脾,《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至脾肾阳虚证;久病咳喘,肺气虚弱,痰湿留积,损伤脾气,导致肺脾气虚等。对于因疾病引起的六腑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应当在健脾同时治疗原发病,调和机体状态。
4小结
通过对“寒温和,则六腑化谷”的不同理解,我们可知脾胃疾病的发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故在临床上,对于脾胃疾病的患者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考虑,谨守病机,调和寒温,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注册香港公司的香港投资环境介绍。.doc VIP
- 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第8讲 二《德不可空谈》课件 学生读本高年级 (1).pptx
- 脚手架、满堂架钢管、扣件用量的计算.xls VIP
- 1-3-4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docx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AB变频器PowerFlex 700 说明书.pdf VIP
- 压覆影响区范围的确定、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评估报告编写提纲.docx VIP
- 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汇总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