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孩子太任性或是“情绪教养”不足.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孩子太任性或是“情绪教养”不足

作为幼儿的家长,相信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带着孩子去商场玩,他看中了一个玩具非要买,如果你拒绝,他会立马开始哭闹、撒泼、发脾气。旁边的人都在看你和孩子,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或者为了哄孩子,你可能就会掏腰包买下这个玩具;还有人选择大声训斥孩子,甚至会动手。然后,孩子成了“熊孩子”,你也成了不會教养的父母,被周围人指指点点。

所谓的“情绪教养”,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情绪认知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本来情绪就是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基本上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条件放射。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1/3的时间都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人常常需要与这些消极情绪作斗争。所以,如果情绪教养良好,那么就能够拥有缓解、发泄、避免负面情绪的能力,让这占用人生1/3时间的负面情绪变得更少,这样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处于积极状态。而在积极状态下,人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拥有更高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加多彩的人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理想。

要想帮助孩子提高情绪教养,那么就需要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情绪,情绪对应的表现是什么,对于情绪应该怎样接纳等。但情绪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孩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仍需要家长告知什么是开心、伤心、生气、害怕……这时候,绘本故事就是家长们的好帮手,通过讲故事这种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可以使其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之间的区别等。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情绪时,也要给予相应的提醒,比如孩子生气了,家长就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生气”;孩子很高兴,家长可以说“你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如此也能帮助孩子逐渐认识情绪,知道将不同的情绪对号入座,这样孩子才能拥有接受情绪教养的基础。

在孩子理解了什么是情绪之后,如何表达情绪就是要学习的第二步。有的家长会说,明明孩子知道自己哭的原因,却不理睬家长的提问,只是一味地哭泣,他们到底需要如何做才能使孩子主动表达呢?事实上,在确保孩子知道自己情绪的情况下,家长需要主动提出交流,而不是让孩子开启交流的按钮。家长可以问孩子为什么哭,也可以对孩子的哭做出猜测去引导孩子主动表达想法。例如询问孩子是不是因为房间太黑而感到害怕,如果是的话要说出来爸爸妈妈才知道。通过交流,还可以让孩子感知到家长的安抚,从而更愿意进行情绪的表达。需要注意,哭闹只是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孩子只会用哭闹表达,父母更要加以引导,告诉孩子可以通过运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发泄负面情绪。总之,就是要帮助孩子将情绪发泄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面。

此外,当孩子表达情感诉求或说出自己的观点时,家长不要马上就否定或者纠正。应该先对孩子的表达表示接纳和理解,再帮助他一起正确地释放情绪。如此,当孩子再次出现负面情绪时,因为知道表达后会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关注,所以他会更愿意与父母分享表达,并感到很安全。

有的家长会问,如果孩子就是一味哭闹,无论怎么问他,他都不愿意回答你问题,而又猜不到他/她在想什么,那可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例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感到伤心、委屈、害怕是可以哭的,而不是一味地制止、遏制他哭泣,或者一哭就打他。同时,等孩子哭完之后,家长还是需要坐下来耐心和孩子分析他为什么感到伤心、委屈、害怕,并告诉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此外,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情绪抒发是需要控制时长的,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停止哭泣的趋势时,可以让他们通过喝水、深呼吸等行为慢慢稳定情绪,而不是等孩子一波又一波的哭泣袭来。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