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什么是文化?概念解读: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律法,制度、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第1、2课)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4、5课)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第6、7、8课)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10课)五、战争与文化交流(第11、12、13课)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15课)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活动课)教材知识体系地域文化发展交流与传播的途径传承、保护、共享多样性交互性传承性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与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鸦片战争以前,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中华文化。任务: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辽宁朝阳·红山文化——女神像——山东济南·龙山文化——黑陶——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骨耜——四川广汉·三星堆——铜人头像——甘肃秦安·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浙江杭州·良渚文化——玉琮——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历程时间概况多元起源?上古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多元起源上古华夏北狄东夷南蛮西戎一体先秦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先秦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青铜文明材料???大约距今5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就接受了起源于西亚地区古文明的制作铜器、栽培小麦、饲养黄牛和绵羊等新的技术。与此同时,起源于史前时期中国的稻、粟、黍的栽培也向西亚和其他地区传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明在接受了西亚地区传来的冶金术后,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大约在距今4300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发明了泥范铸造铜铃乃至青铜容器的技术。到了夏、商朝,青铜容器制作工艺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铜文明。——据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据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具有什么特性?开放性、创新性……
战国:百家争鸣先秦春秋战国儒法道兵墨阴阳纵横医儒家文化思想核心形成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纲要上P13
秦汉法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A.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大一统,提出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B.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君主应遵循天道,实施仁政,以德为主,以刑辅德。C.提出“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标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大一统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纲要上P22历程时间概况定型?秦朝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成为两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文化灿烂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繁荣魏晋南北朝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宋朝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新学派理学形成纲要上P46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纲要上P45唐朝“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纲要上P45
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繁荣魏晋南北朝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宋朝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新学派理学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