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4春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春联的起源、特点、种类等基本知识。
-掌握春联的对仗、平仄等格律要求,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赏析春联。
-学会创作简单的春联,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春联创作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感受春联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春联的特点和格律要求。
-学会赏析春联,并能根据赏析进行春联创作。
2.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春联的平仄规律,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春联。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春联的基本知识、历史渊源、特点及创作方法等,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春联文化。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春联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欣赏法:展示经典春联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赏析水平。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春联创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春节期间人们张贴春联的热闹视频,视频中可以展示各种风格各异、色彩鲜艳的春联。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个场景大家都很熟悉吧?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那谁能说一说你对春联还有哪些了解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春联的信息,如在哪里见过春联、春联的大致样子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春联的起源
-向学生介绍春联起源于桃符。古代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大门两旁,以驱鬼辟邪。后来,桃符上的内容逐渐演变为书写吉祥话,这便是春联的雏形。
-举例说明桃符与春联的演变关系,比如讲述王安石《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让学生感受桃符到春联的转变。
2.春联的特点
-对仗工整:讲解对仗的概念,即上下联在结构、词性、意义等方面相互对应,形成一种整齐、对称的美感。例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对春,都是名词;增对满,都是动词;岁月对乾坤,名词相对且意义相关;人增寿对福满门,主谓结构相对。
-平仄协调:介绍平仄知识,平声一般指一声和二声,仄声一般指三声和四声。春联要求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以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为例,岁是仄声,春是平声,符合平仄要求。通过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平仄在春联中的体现。
-内容吉祥:春联通常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如祝福家庭幸福、事业顺利、身体健康等。展示一些体现吉祥内容的春联,如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吉祥寓意。
3.春联的种类
-通用联:适用于各种场合,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类春联内容简洁、寓意广泛,通用性强。
-行业联: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创作的春联,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例如理发店的春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巧妙地将理发行业的特点融入其中。
-生肖联:以生肖为主题创作的春联,增添节日的趣味性。如鼠年谱就惊天曲,牛岁迎来动地诗,结合鼠年和牛年的生肖特点,富有创意。
-春联的张贴方法:向学生说明上联应贴在右手边,下联应贴在左手边,横批应从右向左书写(传统习惯)。并且强调张贴春联时要注意上下联的顺序不能颠倒,以及横批的书写方向要正确,这样才能体现春联的规范和庄重。
(三)春联赏析(20分钟)
1.展示几幅不同类型的经典春联,如:
-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幅春联进行赏析,讨论以下问题:
-这幅春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它是如何体现春联的特点的?
-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联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