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现浇箱梁张拉计算书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公路工程现浇箱梁张拉计算的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现浇箱梁张拉的原理和目的,接着对张拉计算中涉及的参数确定,如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张拉控制应力等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具体实例,对箱梁张拉的伸长值计算、张拉力计算以及张拉顺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公路工程现浇箱梁张拉施工提供了准确的计算依据和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一、引言
在公路工程中,现浇箱梁以其整体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而张拉施工是现浇箱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准确的张拉计算对于保证箱梁的预应力效果、控制结构变形和确保结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张拉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张拉力和伸长值,从而有效地施加预应力,使箱梁满足设计要求。
二、现浇箱梁张拉原理及目的
(一)张拉原理
预应力张拉是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轴向拉力,使其在梁体混凝土中产生预压应力。在梁体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压应力已存在,当外荷载作用时,预应力可以抵消部分或全部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提高梁体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
(二)张拉目的
1.提高梁体的抗裂性能,减少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裂缝出现,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2.增加梁体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荷载要求,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3.控制梁体的变形,使梁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符合设计规定,保证桥梁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三、张拉计算参数确定
(一)预应力筋弹性模量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是张拉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预应力筋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其取值应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确定,一般可通过试验检测或参考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获取。例如,常见的钢绞线弹性模量取值约为1.95×10?MPa。
(二)张拉控制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在张拉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的取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效果和结构安全。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过高,以免造成预应力筋的脆断;也不宜过低,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预应力效果。其取值通常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范围确定。例如,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控制应力一般不宜超过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三)管道摩阻系数及偏差系数
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与管道壁之间存在摩擦,会导致预应力损失。管道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与管道材质、预应力筋类型、管道的安装质量等因素有关。这些系数通常通过试验测定或参考类似工程经验确定。例如,对于金属波纹管,管道摩阻系数μ一般可取0.25~0.35,偏差系数κ可取0.0015~0.002。
(四)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
锚具在张拉锚固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形,预应力筋也会产生内缩,这都会导致预应力损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与锚具类型有关,其具体数值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厂家提供的数据确定。例如,对于夹片式锚具,每端的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一般可取6~8mm。
四、张拉计算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工程中的现浇箱梁,跨径为30m,梁高1.8m,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截面积为140mm2,张拉采用后张法,锚具采用夹片式锚具。
(二)伸长值计算
1.计算公式
预应力筋伸长值计算公式为:
ΔL=PPL/(ApEp)(1-e-(KL+μθ))/(KL+μθ)
其中,ΔL为预应力筋伸长值(mm);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按公式P=P(1-e-(KL+μθ))/(KL+μθ)计算,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L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A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2.计算参数取值
-已知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tk,fptk=1860MPa,则σcon=0.75×1860=1395MPa。
-每束钢绞线张拉力P=σconAp=1395×140=195300N。
-孔道长度L=30m,K=0.0015,μ=0.25,曲线孔道夹角θ=0.4rad。
3.伸长值计算过程
-先计算P:
P=195300×(1-e-(0.0015×30+0.25×0.4))/(0.0015×30+0.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