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深层含义
[摘要]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在记录语言、辅助表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成为一种独特的修辞工具。鲁迅作品是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学习篇目,其中标点符号赋予了其文本全新的修辞功能,超越了传统规范的应用方式。以鲁迅文学作品为例,探讨标点符号在其作品中的独特运用及艺术魅力,为语文教育提供新的启示,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在修辞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鲁迅;标点符号;修辞作用;语文教育
郭沫若先生说:“标点符号在言文表达中与语言的重要性相同甚至更重要。”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意思,还能发挥其独特的修辞功能,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氛围。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闻名,更以其超常规的标点使用方式,为文本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内涵。这种标点的运用,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排列,更是作者情感、态度和思想的直接体现。在鲁迅的笔下,标点符号被赋予了情感和思考的重量,使原本平淡的句子变得生动起来,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也展示了鲁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鲁迅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学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标点使用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与文字本身犹如鱼水相依,不可分离。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书面语虽未明确标注标点符号,但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却自然而然地运用了“句读”来区分语意。直至五四运动推动了标点符号的标准化进程。标点作为汉语表现语言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规范用法及其功能也逐渐为世人所熟悉。但是,伴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现在,人们对标点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停顿、语气、功能等方面,而更多地关注标点所具有的修辞功能。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些非常规却具有深意的标点符号使用。在当代文学创作领域内,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因各种新颖手法的引入而得到了显著的拓展与丰富。
鲁迅作品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等。此外,鲁迅在作品中还使用了其他一些标点符号,如顿号、破折号等,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体现了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鲁迅在其作品中充分利用了这些标点符号所具备的积极修辞功能,大幅提升了文章的表达能力。鲁迅的作品中,超常规的标点符号使用确实颇具特色,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丰富的修辞效果。
二、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破译与解析
(一)逗号特顿,寓意深刻
鲁迅常常借助逗号强调某个瞬间的冷嘲热讽或者抨击批判。因此,鲁迅的逗号运用是其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仅起到了标点的作用,更是准确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一种手法。
例①: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这样的罗网。(《记念刘和珍君》)
例②: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记念刘和珍君》)
例③: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社戏》)
例①中,“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去掉句中的逗号并不会改变整个句子的结构,但是,作者使用了逗号,隐藏着作者尖锐的抨击与批判。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痛悼,另一方面也暗藏着对政府暴行的严厉谴责。例②中的“亲族”“师友”“爱人”中间,作者使用了逗号,使其停顿更长,就像是一滴又一滴的鲜血,重重地砸在了亲人、师友和爱人的心上,再也没有办法消除了。例③中,逗号的运用在作者使用连动短语“仍旧唱”之前,使“仍旧唱”这三个字得以突出,以此传达儿童对老旦的唱腔感到厌烦的情感,并表达了他们渴望铁头老生等人的表演能打破现有情境的意愿。
(二)引号非引,遣词灵活
鲁迅作品在某些特定情境中,为了赋予具有反讽意味或需特别强调的词汇以独特的修辞效果,巧妙地在其后添加引号,使之在语境中脱颖而出,达到言外之意、意味深长的效果。
例④: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友邦惊诧”论》)
例④中,巧借引号揭露“友邦人士”的伪善面目,“国”字加引号变为动词,配“永远”状语,形成绝妙反讽,引号下“国”字动词化,讽刺深刻,力透纸背。
例⑤:左翼虽然诚如苏汶先生所说,不至于蠢到不知道“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罗培尔来”,但可以产出密开朗该罗,达文希那样的画手。而且我相信,从唱本里是可以产生托尔斯泰,弗罗培尔的。现在提起密开朗该罗们的画来,谁也没有非议了,但实际上,那不是宗教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小学生“能说不会写”现象的审思与教学引导.docx
- 《项脊轩志》的微观宇宙:情感与矛盾的细腻织锦.docx
- 基于现代知识观的语文多维度命题与学生素养提升研究.docx
- 运用“联想生活情境法”有效地解读高考诗歌简答题.docx
- 由“仕”到“隐”的情感流变:徘徊与回归.docx
- 探索“情境”和“问题”的融合路径.docx
- 小情境语文碎片化阅读的价值表征与作用机理.docx
- 具身化习作教学的理念、价值及实施策略.docx
- 思维导图高效语文课堂建构的支点.docx
- 基于黄厚江教育观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研究及启示.docx
- 沙漠地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路径研究.docx
- 六维财富转型策略与路径研究.docx
- 叉车行业智能化与绿色转型:挑战与机遇.docx
- 物理实验仪器操作与力学摩擦力知识测试试卷.docx
- 小学9月开学安全教育演讲稿.pptx
- (八省联考)2025年山东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山东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九九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2025年.pptx
- (八省联考)2025年山东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ab卷.docx
- 智能矿山背景下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