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疸分型论治.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10.28第23页第2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24页三、相关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定量对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而三者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亦有助鉴别。此外,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B超、CT、MRI、胃肠钡餐检查、消化道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肝穿刺活检均有利于确定黄疸的原因。第2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25页第2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26页红细胞——血红素——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衰老肝内肝内尿胆元——————肠道细菌作用第2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27页【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其中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胆腑郁热与疫毒炽盛的不同;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注意有无血瘀。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区别阳黄与阴黄。第2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28页二、治疗原则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如属湿热,当清热化湿,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如属寒湿,应予健脾温化。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人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以健脾养血,利湿退黄试述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第2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29页三、证治分类(一)阳黄1、热重于湿证主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兼证: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侬,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脉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证机概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本方有清热通腑,利湿退黄的作用,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主。常用药:茵陈蒿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栀子、大黄、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清热泻下;茯苓、滑石、车前草利湿清热,使邪从小便而去。第29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30页加减:1、如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止痛;2、如热毒内盛,心烦懊憹,可加黄连、龙胆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3、如恶心呕吐,可加陈皮、竹如、半夏和胃止呕。第30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31页2、湿重于热证 主证: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兼证:头重身困胸院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搪垢。舌脉: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证机概要:湿遏热伏困胆中焦,胆汁不循常道。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二方比较,前者作用在于利湿退黄,使湿从小便中去;后者作用在于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是湿热并治的方剂。常用药:霍香、白寇仁、陈皮芳香化浊,行气悦脾;茵陈、车前子、茯苓、苡仁、黄芩、连翘利湿清热退黄。第3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32页加减:如湿阻气机,胸腹痞胀,呕恶纳差等症较著,可加入苍术、厚朴、半夏,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本证湿重于热,湿为阴邪,粘腻难解,治法当以利湿化浊运脾为主,佐以清热,不可过于苦寒,以免脾阳受损。如治疗失当,迁延日久,则易转为阴黄。如邪郁肌表,寒热头痛,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疏表清热,利湿退黄,常用药如麻黄、霍香疏表化湿,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解毒,甘草和中。第3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33页3.胆腑郁热证主证: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兼证: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舌脉;苔黄舌红,脉弦滑数。证机概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本方有疏肝利胆,通腑泄热的作用,适用于肝胆失和,胃腑结热之证。常用药:柴胡、黄苓、半夏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大黄、枳实通腑泄热;郁金、佛手、陈皮、山楂疏肝利胆退黄;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第3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4.10.28第34页加减:若砂石阻滞,可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