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及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及详解

杨式太极拳起源于清代杨露禅,由传统杨式大架太极拳演化而来,保留刚柔相济、舒展大方的特点。四十式套路在保留传统技击精髓基础上,注重养生功效,动作衔接如行云流水,适合不同年龄层习练者。

【拳谱详解】

起势: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中指轻贴裤缝。沉肩坠肘时想象双肩有重物下压,两臂前抬需以腰力催动,如同推动水中浮木。

揽雀尾:右掤手前伸时,左掌需暗含採劲,重心移动如同沙袋在双腿间转移。挤式前推需配合命门后撑,形成对拉劲路。按掌下沉时肩胛骨向内收拢,气沉丹田。

单鞭:勾手变掌须经腕关节螺旋翻转,左腿迈步如趟泥,定式时右胯微坐,左膝与脚尖垂直线不可逾越。眼神随左手移动,定式时目视左前方十米处。

提手上势:虚步合掌暗含挒劲,前脚掌着地如履薄冰,后腿支撑如古树盘根。两肘内合时膻中穴微收,配合吸气蓄劲。

白鹤亮翅:双臂展开时肩井穴放松,背部横向撑开如展翼。右掌上托不过眉,左掌下採不过胯,形成上下对拔劲。

左右搂膝拗步:搂掌需走弧线,似拨开膝前障碍物。推掌时力从脚跟起,经腰脊传于指尖。拗步转换时裆部保持圆撑,防止突臀。

手挥琵琶:虚步合掌含拿法,前脚跟着地如蜻蜓点水。两掌前后交错形成绞劲,腕部形成缠丝劲。

倒卷肱:退步时重心先稳后移,如船桨划水。前推后带形成空间张力,眼神随转体扫视后方。

斜飞势:双臂展开呈45度斜角,前腿弓步膝盖不超脚尖,后腿蹬直脚跟不离地。肩与跨合,形成螺旋升腾之势。

海底针:下採掌需松腰落胯,脊柱如弓弦下压。虚步脚尖点地,涌泉穴虚提,百会穴上领保持中正。

闪通背:转体发劲时腰胯先动,带动双臂如鞭梢甩出。弓步形成瞬间,前脚五趾抓地,后腿绷直如满弓。

云手:横向移动时重心平稳如钟摆,双手交替画立圆,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腰转带动手云,眼神跟随主手移动。

高探马:虚步前推掌时,后掌回带含捋劲。前脚虚点地面,脚踝关节保持弹性,膝盖微曲蓄力。

右蹬脚:独立平衡时,支撑腿微曲如弹簧,提膝高度齐腰。蹬脚力达脚跟,双臂展开保持六合劲。

双峰贯耳:两拳合击太阳穴,走外弧线如环抱大树。弓步形成时,两拳眼相对,肘部下沉护肋。

转身左蹬脚:转体270度时以脚跟为轴,目光先至引领身法。蹬脚方向与转身路线成切线,保持动力连贯。

左下势独立:仆步下势时,前腿内侧贴地如巨蟒贴草而行。起身独立时,提膝与肘部形成十字护体。

右下势独立:转换方向时,重心如水流自然过渡。仆步幅度根据柔韧性调节,避免膝盖超伸。

左右穿梭:上步架推掌时,前手架于额前呈45度角,后掌前推经心口发出。步伐转换如织布穿梭,连绵不绝。

肘底看捶:虚步护裆时,右拳藏于左肘下方三寸处,拳眼朝上。两肘内合含化劲,重心落于后腿。

如封似闭:双掌回捋时,掌心渐翻朝上,如抽丝剥茧。前推时两掌间距保持肩宽,力由夹脊发出。

十字手:双臂交叉时,腕关节相贴于胸前膻中穴。分掌下落如按水中浮球,配合呼气沉气。

收势:气息归元,双手下按如封坛收功。双脚缓缓并拢,神意内敛,静立三息后结束。

【练习要诀】

虚实转换:重心移动如跷跷板,始终单腿承重超过七成。定式时前腿实后腿虚,移动过程保持连绵不断。

呼吸配合:开合动作对应呼与吸,发力瞬间短促呼气。起势吸气蓄劲,按掌呼气沉气,保持深长细匀。

劲力传导:以腰为轴,力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推掌时想象穿透三块木板,收势时如按水中浮球。

【注意事项】

膝关节疼痛者减少低架练习,保持髌骨与脚尖同向。肩部僵硬者可先练习云手划圈,放松斜方肌。晨练前需活动踝腕关节,避免发力不当造成损伤。练习后半小时内忌饮冷水,宜缓慢行走散功。

练习此套路需明师指点纠正身形,单式重复千遍可悟其妙。随着功力增长,逐步体会「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听劲境界,最终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修炼目标。

文档评论(0)

liwenf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