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汇报人:xxx
20xx-04-02
发热病人护理讲座
目录
CONTENTS
发热概述与分类
发热病人评估与诊断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营养支持与心理康复指导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01
发热概述与分类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37.3℃。
发热原因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则是由无菌性坏死zu织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等引起的。
根据发热的病程、热型和伴随症状等,可将发热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包括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等。
不同类型的发热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而弛张热则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感染性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
非感染性疾病
如结缔zu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以及某些皮肤病(药物热、血清病等)。
发热对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病原体的清除;但过高的体温则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如引起惊厥、昏迷等。
长期发热还会导致机体消耗增加,营养不良和器guan功能受损等。因此,对于发热病人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02
发热病人评估与诊断
详细询问患者发热起始时间、热程、热型,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以及用药史、旅行史、接触史等。
注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皮疹、出血点、黄疸等,检查淋巴结有无肿大,心肺腹部有无异常体征等。
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了解患者基础生理状况。
常规检查
生化检查
微生物学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评估患者器guan功能状态。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进行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脑脊液培养等,明确感染病原体。
03
02
01
适应症
根据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选择性进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部位和性质。
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检查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安全;检查后及时向患者和家属反馈检查结果。
VS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明确发热原因和诊断。
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需与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结缔zu织病、肿瘤性疾病等。同时,还需注意与药物热、输血反应等引起的发热进行鉴别。
诊断思路
03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休息与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为宜。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饮食与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补充大量消耗的水分,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口腔与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口腔炎和口腔溃疡。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此外,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凉。
药物选择
根据发热原因及程度,遵医嘱选用适当的降温药物。常用的降温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降温药物时,应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避免因用药不当引起虚脱或药物中毒。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体温骤降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处理。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冰袋降温、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冰袋降温时,应将冰袋置于病人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酒精擦浴时,应使用25%-35%的酒精溶液进行擦浴;温水擦浴时,应使用32-34℃的温水进行全身擦浴。
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隐私,避免过多暴露。同时,要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及体温变化,如出现寒zhan、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物理降温方法
操作规范
高热惊厥
对于高热惊厥的病人,应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带取出口内假牙等物品,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用压舌板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意识障碍
对于意识障碍的高热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坠床、烫伤等意外事件。同时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
妊娠期妇女
对妊娠期高热妇女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观察胎心、胎动情况,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控制体温。可遵医嘱选用对胎儿影响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人体解剖.pptx VIP
-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及解析.docx VIP
- 吊板高空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pdf
- 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pptx VIP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推拿的应用范围及禁忌-推拿原则和治法.ppt VIP
-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docx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