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后素养落实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后素养落实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后素养落实(十六)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化

1.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朝()

A.劳动力极其缺乏 B.社会等级森严

C.徭役比较繁重 D.厉行抑商政策

D[材料是针对商人的做法,不能得出当时劳动力极其缺乏,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等级问题,故B项错误;秦始皇让“贾人”服徭役是其抑商政策的表现,而不是由于徭役比较繁重才把“贾人”“充征(服徭役)或戍边”,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汉代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主要反映了汉代()

A.鼓舞人口生育 B.女性社会地位低

C.社会冲突尖锐 D.政府治理力量差

A[材料“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说明汉代鼓舞结婚、鼓舞生育,故选A项;材料“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说明不是全部女性,排解B项;材料反映的是税收标准,不是社会冲突,排解C项;材料中汉代的税收制度体现的是汉代政府治理力量强,排解D项。]

3.《新唐书》载:“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租庸调法弊坏。”该史料()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确定了租庸调推行的乐观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峻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缘由

D[依据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租庸调法弊坏”可知,唐朝租庸调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进展的需求,因此消灭了两税法,该史料指出了两税法消灭的缘由,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解;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乐观作用,故排解B项;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故排解C项。]

4.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非农业税②工商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③农业税削减说明农业生产趋向衰退④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富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通过观看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从农业税、非农业税数额的变化,特别是非农业税数额的增加可知,该表格反映了当时工商业的富强;依据农业税和非农业税的比例变化可知,宋代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非农业税,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工商业在当时经济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并没有趋向衰退,②③说法错误,排解A、C、D三项。]

5.王安石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进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限制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D.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D[A、B、C三项均是王安石募役法和唐朝纳绢代役的共同点,排解;D项是募役法在社会经济进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故正确。]

6.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转变

B[“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当时的政府放松了对民众的人身掌握,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故选B项。]

7.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说明中国逐步丢失了()

A.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领土掌握权 D.关税自主权

D[依据材料“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可知,这体现了进出口关税的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条款使中国逐步丢失了关税自主权,D项正确;A项错误,近代中国从未取得最惠国待遇;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依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关税问题,不是领土问题。]

8.《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及中国近代海关的报关制度时指出:“几乎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申报进口货物的的确数量,关税一律依据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依据海关查验数量来征收。”消灭这一现象是由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7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