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摘要:为探讨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作用机制,采用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友谊质量问卷、自我概念量表及孤独感量表对贵州省遵义市837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友谊质量和自我概念与问题性手机使用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问题性手机使用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友谊质量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将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纳入模型之后,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不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友谊质量能够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及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
关键词:友谊质量;自我概念;孤独感;问题性手机使用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8亿。手机是网民的首要上网设备,使用比例高达99.7%。问题性手机使用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过度的、不受控制的,且会带来消极影响的手机使用行为,会对青少年身体健康、人际关系、情绪适应、学业表现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5]。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6]。为有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探讨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友谊关系是两个个体之间自愿形成的、亲密的、互惠性二元关系,友谊质量则是两个个体间相互提供的理解、信任、陪伴等正面情感支持水平,是反映个体友谊关系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适应的关键因素[7-10]。研究指出,进入青春期后,友谊质量对个体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亲子关系[9-10]。Park[11]提出的社会补偿模型认为,个体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主要原因是人际需求未得到满足,如在现实生活中因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造成归属感的缺失,就会希望通过使用网络、手机等途径来获得补偿。查圣祥[12]研究表明,友谊质量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个体在友谊关系中获得的支持与陪伴越少,手机成瘾的程度越深。因此,本研究将友谊质量作为测查青少年人际关系状况的指标,并假设友谊质量能够负向预测中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
孤独感是青少年较为常见的情绪问题之一,是其情绪适应的重要指标[9-10]。认知加工理论认为,孤独感是个体因觉察到自身实际人际互动状态与理想人际交往状态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苦恼体验[13]。孤独感直接受到个体人际状态的影响,对青少年而言,友谊关系的影响尤为显著。多项研究表明,友谊质量可以负向预测中小学生的孤独感[13-16]。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友谊关系对降低孤独感有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甚至可以补偿父母支持不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9-10]。个体的孤独感不仅直接受到友谊质量的影响,而且与问题性手机使用关系十分紧密[17-18]。Shapira、Goldsmith和Keck等[17]提出的社交需求替换性模型认为,体验到较高水平孤独感的个体会花更多时间在网络上与人交流,以此来补偿现实生活中未能满足的社交需求。青少年在无法有效应对人际、学业及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时,会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求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以缓解自身的孤独感[18]。多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不仅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问题性手机使用,而且在个体人际关系状态(人际关系困扰、人际适应性、同伴依恋)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19-22]。因此,本研究假设孤独感在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认知加工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对孤独感的影响,而自我概念是其中重要的认知因素之一。自我概念指个体根据个人经验、社会环境、人际互动形成的一种知觉,这种知觉实质上是个体对于自身学业、身体、社会性等方面的一种自我评价[23]。研究发现,自我概念的社交部分——社交自我知觉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且相比客观的同伴关系指标,社交自我知觉对孤独感的解释率更高[13,15]。此外,自我概念也受到个体与重要他人关系的影响[7]。张晓洲、陈福美和吴怡然等[16]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友谊质量不仅能够正向预测其自我概念,还可以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对孤独感产生影响。自我概念成为联系个体友谊质量和孤独感关系的桥梁。因此,本研究将自我概念作为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关系间的中介变量,综合考察这三个因素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假设自我概念和孤独感在友谊质量与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探讨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并考察孤独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及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贵州省遵义市两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86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让故事可视化:叙事疗法视域下“生命线图”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docx
- 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堂的应用策略.docx
- 觉醒价值追寻,重返现实生活.docx
- 小学防校园欺凌心理课设计.docx
-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docx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第二把手术刀被发现后.docx
- “应激 - 易感”模型视域下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docx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看见话语背后.docx
- 青少年父母情感温暖的研究进展.docx
- 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练习题(一)及答案.docx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
- 2022-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机械动力类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docx
- 2022-202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机械动力类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x
- 2022-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自动控制类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