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看见话语背后
关键词:亲子沟通,负向循环,情绪聚焦疗法
【活动背景】
青春期是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最易进入紧张状态的时期,可能会出现父母越管教,孩子越叛逆,孩子越回避,父母就越控制的局面。很多家长为此而为难,孩子也为此感到痛苦。其原因是在亲子沟通中,父母与孩子只关注对方表露出来的情绪和行为,无法看见话语背后对方试图表达的内在需求,致使亲子关系陷入了负向循环。
情绪聚焦疗法创始人莱斯利·格林伯格强调:“与情绪工作,你必须先抵达,才能离开”。本节课聚焦亲子日常沟通中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看见话语背后深层的内在需求,学习正向沟通方式,进而打破亲子沟通的负向循环,主动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发现日常亲子沟通中的负向循环。
2.情感目标:感受沟通中父母与自己的深层情绪和未被满足的关系需求。
3.能力目标:采用正向的沟通方式打破亲子沟通的僵局。
【活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发现亲子的负向沟通循环。
教学的难点是在亲子沟通中看到父母与自己的深层情绪和未被满足的关系需求,练习正向的沟通方式。
【活动方法】
情景对话、EFT情绪聚焦疗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活动对象】
初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都是为你好
PPT呈现“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
师:你常会听到谁对你说这句话?
生:父母。
学生观看视频,唤醒与父母进行日常对话时的感受。视频内容为各大亲子题材电视剧中,父母不断对孩子输出“我都是为你好”的话语剪辑。
师:父母的这一句“我都是为你好!”让你感觉如何?
学生分享的感受有:压抑、窒息、厌烦、无奈、无力反抗、愧疚……
师:为什么父母越是想为“我”好,“我”却感觉越不好了呢?这是怎么发生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见话语背后都有什么,解开亲子沟通的困境。
设计意图:以父母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引入话题,唤醒学生在亲子沟通中经常会体验到的情绪,激发自我表露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展开:亲子沟通回路
(一)亲子情景对话
PPT呈现六个常见的亲子沟通情景:
1.当我写作业拿出手机时……
2.当我周末12点还没起床……
3.当我与父母不喜欢的人交朋友……
4.当我晚上12点还没写完作业……
5.当我考试成绩下降时……
6.当我对未来有想法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日常亲子对话的实际经历,选择其中一个场景编写一段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其后派代表表演对话(以下为示例)。
当儿子写作业拿出手机时,妈妈突然推门进来……
妈妈(指责):怎么又玩手机?
儿子(解释):我没玩手机,我只是在查资料。
妈妈(否定):就知道狡辩,看你能考什么成绩。
儿子(反驳):说了你也不信,只会拿成绩说事。
妈妈(指责):别的没学会,就知道顶嘴。
儿子(忽视):懒得理你,没事找事。
妈妈(控制):再顶嘴就没收你的手机。
儿子锁上房门,拒绝与妈妈沟通,继续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
每组学生表演后,教师分别询问父母角色扮演者和孩子角色扮演者以下问题(仍然以上面的手机话题为例)。
师:对话中,你看到了对方的情绪和行为是什么?
生(妈妈):不耐烦、不理会、不尊重。
生(儿子):暴躁、唠叨、管太多。
师: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妈妈):生气、愤怒、心里堵得慌。
生(儿子):生气、厌烦、不可理喻。
师:你原本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生(妈妈):希望孩子不要沉迷手机,担心影响学业。
生(儿子):希望妈妈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并没有沉迷手机。
师:对话的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生(妈妈):不一致,孩子不仅没有停止玩手机,还关上房门拒绝沟通。
生(儿子):不一致,妈妈并不相信自己,孩子变得烦躁,只能玩手机。
(二)负向循环回路
学生表演对话后,就各组对话中的共性问题全班展开讨论。
师:对话中,父母与孩子的真实意图是否表达了出来?他们关注的分别是什么?
生1:都没有表达出来,他们只关注到对方的负面情绪和对自己有恶意的部分。
师:对话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如何?彼此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生2:关系变得更差了,对话的目的都没有达到。
师:在刚才的亲子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生3:父母越管教孩子,孩子就越叛逆。
师:没错。我们以“写作业时拿出手机”这一情景为例,父母指责,孩子解释,父母否定,孩子反驳,父母再指责,孩子选择忽视,父母加强控制,孩子最终选择回避,接下来还可能会出现更激烈的争吵。父母原本想让孩子不要玩手机,但对话以后,孩子变本加厉地玩手机,亲子沟通陷入了一个负向的循环中,即“父母越指责,孩子就越回避,孩子越反抗,父母就越控制”。这样的对话不仅达不到谈话的目的,还破坏了亲子关系,甚至让一些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沉迷手机)是父母造成的。这样的负向循环是怎样发生的呢?怎样才能打破它?接下来让我们向父母和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