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40CCSB64
3411
滁州市地方标准
DB3411/T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managementof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2023-11-20发布2023-11-20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1/T0027—2023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固碳增汇经营技术 2
5经营方案编制 3
6检查验收 3
7档案管理 3
附录A(资料性)森林固碳增汇经营调查表 4
附录B(资料性)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 6
DB3411/T0027—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滁州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滁州市林业局、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安徽绿色家园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杨、陶玲、范俊杰、左祥林、周浩、李效斌、侯明、周樊、刘心宏、裴红、杜昌春、马燕、杜超、杜健。
DB3411/T0027—2023
1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固碳增汇的经营技术、经营方案编制、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滁州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人工及天然起源林分的固碳增汇经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8森林抚育规程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2252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DB34/T293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汇造林afforestationforcarbonsequestration
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
3.2
森林多功能经营managementofmultifunctionalforest
在充分考虑由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共同决定的多种森林服务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是矛盾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经营,在充分发挥森林主导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发挥其它多种功能,使森林对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得到持续优化。
3.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managementof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通过调整和控制森林的组成和结构、促进森林生长,以维持和提高森林生长量、碳储量及其他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增加森林碳汇。主要的森林经营活动包括补植补造、树种更新、森林经营抚育以及成熟林和过熟林更新等。
3.4
森林减排emissionreductionfromforest
通过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及改进抚育采伐作业方式等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活动。3.5
低产低效林lowyieldandlowfunctionforest
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森林蓄积量低下、碳汇等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弱的人工林或天然林分。
DB3411/T0027—2023
2
4固碳增汇经营技术
4.1补植补造
4.1.1原则
4.1.1.1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对郁闭度在0.5以下、林分结构不合理、不具备天然更新下种条件或培育目的树种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林分,进行补植补造。
4.1.1.2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采取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采取块状补植;现有林木以耐荫树种为主的林地,采取林冠下补植。
4.1.1.3补植密度应按照经营目的、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段的合理密度等确定,补植后密度达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以上,且以混交林为主。
4.1.2树种选择
4.1.2.1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本地区固碳能力强的树种。
4.1.2.2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板栗、榆树、朴树、黄连木、香樟、黄檀、枫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03_T 07-2020 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docx
- DB36_T 1445-202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docx
- DB36_T 1482.1-2021 建昌帮中医药文化传承技能项目 第1部分:建刀使用规程.docx
- DB3403_T 03-2020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docx
- DB3411_T 0025-2023 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作物观测规范 绿豆.docx
- DB3403_T 04-2020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 DB36_T 924-2022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3410_T 24-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口柑桔.docx
- DB3406_T 009-2022 营运车辆违法行为智能取证技术规范.docx
- DB3410_T 1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六年级数学《圆的对称性》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生成果及点评.pdf VIP
- 高低压变配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pdf VIP
- 变电站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分级护理制度》课件.ppt VIP
-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真题精选附答案 .pdf VIP
- J B∕T 13202.4-2017 -柴油机 颗粒捕集系统 第4部分:颗粒捕集器技术条件.pdf
- 2.蜗牛的坚持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02.ppt.pptx VIP
-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pdf VIP
- DB37_T 5174-2021 山东省沿海地区建筑工程风压标准.docx
- 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评价与反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