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
木计”
林庚;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
现象。;
“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
“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
产;
走进作者
林庚(1910-2006)原籍福建
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著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研究家。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
《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任务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理清结构;
任务二:探究“树叶”“木叶”的区别
1.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
3.“树叶”与“木叶”
“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
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一一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一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4.“落叶”与“木叶”
“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
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
“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
落叶一一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木叶一一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
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落叶;
活动:完成下列游戏,归纳、比
较“落木(木叶)”与“树(树叶)”的不同意蕴。;
意象;
任务三:探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
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
叶”一词了,甚至推陈出新,在诗中运用“落木”一词。比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比起“木叶”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
朗读:“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
主题归纳:
“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
大差别。
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
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相去无几————一字千里
树叶;
任务四
思考: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
答: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
“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拓展延伸: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
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
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
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河颂》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老山界》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雷雨(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木兰诗》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土地的誓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初中语文+】《孔乙己》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初中语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初中语文+】《卖炭翁》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模板范文).docx
- 宁波地区宁海县2025届中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项目的融资渠道与风险管理》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国轴向元件插件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设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范文).docx
- 服装设计项目指标评估报告.docx
-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推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中的金融科技与金融科技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在线旅游平台用户界面设计对用户信息获取便利性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年产xx吨碳纳米管项目规划设计(范文参考).docx
文档评论(0)